味精的合理使用方法

  味精是否有益健康,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其实味精只要适量食用就是安全的,而且在营养和保健方面对人体健康有益,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食用。 味精中含钠,过多摄入可导致高血压。老年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应该少吃味精。

  当食用味精过多,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时,甚至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与血液中的锌结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锌被排出体外,导致人体缺锌,而锌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WHO规定1岁以下的儿童食品禁用味精,我国则规定12岁以下的儿童食品不得添加味精,所以家长应让孩子多吃天然的鲜味食品。

  另外,最近有研究认为,长期过量食用味精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顺便说一下,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鸡精并不是从鸡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基础上加入助鲜的核苷酸制成的。由于核苷酸带有鸡肉的鲜味,故称鸡精。从卫生角度讲,鸡精对人体也是无毒无害的。 科学食用味精,在烹调中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对用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

  因为高汤本身已具有鲜、香、清的特点,使用味精,会将本味掩盖,菜肴口味不伦不类。 2.对酸性强的菜肴,如:糖醋、醋熘菜等,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3.在含碱性原料的菜肴中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产生氨水臭味。 4.味精使用时应掌握好用量,如投放量过多,会使菜中产生苦涩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每道菜不应超过0.5毫克。 5.做菜使用味精,应在起锅时加入。因为在高温下,味精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即脱水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而且还会产生毒素,危害人体。

(实习编辑:张曼)

(0)

相关推荐

  • 做出鲜美汤水的秘密鲜菌鸡腿云吞汤煲

    我今个儿做的这道鲜菌鸡腿云吞汤果真是鲜美无比的说.我觉得液体的这种调味品可以替代味精,鸡精.用鸡汁来提鲜,比粉状调味品更快速溶解在汤中,而且不会发生糊锅现象.如果你是炒菜的话那跟鸡精和味精的使用方法一 ...

  • 正确使用味精的方法

    今天做一道适合春季的汤[山药胡萝卜鲫鱼汤],很美味的汤,加了味精更美味. 原料: 鲫鱼.山药.胡萝卜.生姜. 调料: 油.盐.胡椒粉.味精. 做法: 1.鲫鱼洗净.切块.山药.胡萝卜切块,生姜切片. ...

  • 食用味精烹调方法不对会致癌

    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 在10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鲜味剂谷氨酸钠会转变为对人体有致癌性的焦谷氨酸钠.由于 ...

  • 味精和鸡精使用方法小窍门

    味精是鲜味调味品类烹饪原料,是以小麦.大豆等含蛋白质较多的原料经水解或以淀粉为原料,经发酵法加工而成的一种粉末状或结晶状的调味品. 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还含少量食盐.水分.脂肪.糖.铁.磷等物质.味 ...

  • 科学合理使用油和盐 增进健康

    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以25-30克为宜 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包括摄入过多的烹调油和动物脂肪)是引发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长期血脂异常可引起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肾动脉硬化.肾性高血压.胰腺炎.胆囊 ...

  • 八成酿造酱油加味精

    化学酱油风波后,人们对调味品更加关注了.读者侯先生近日致电本报:"买了一瓶海天酱油,说是酿造的,可一细看配料表里有谷氨酸钠,这不就是味精吗?既然是酿造的为什么还要加味精呢?"而实际 ...

  • 治疗肺炎 试试吃鱼新方法

    由于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不同时,其症状也会有所差异.当通过其典型症状无法判断是否是肺炎时,可采用一下辅助检查措施:胸部X线检查:有浸润性或间质性改变,可有胸腔积液:痰细菌学检查: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有助于诊 ...

  • 春季养生饮食 教你8款菜粥的烹饪方法

    人体经过冬天的修整后,初春就会迫切的需要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而蔬菜中就富含这些营养素,如果经常吃炒菜,难免会破坏蔬菜里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而菜粥中所含的营养元素不但不会被破坏,还会分解出 ...

  • 少吃盐是补钙最经济实惠的方法

    日前,英国科学家还研究发现,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这就是说,少吃盐就等于补钙.他们指出,少吃盐是补钙最经济实惠的方法,也是对健康最有益的方法. 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