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 中医进补法则

  冬令进补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医进补法则,历经考验,其效果毋庸置疑。中医的精华是辨证论治,故进补也应“认清体质,辨证进补”。

  冬令进补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医进补法则,历经考验,其效果毋庸置疑。中医的精华是辨证论治,故进补也应“认清体质,辨证进补”。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当归、生姜洗净切片备用,羊肉洗净,剔去筋膜,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备用。沙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下入锅内,再下当归和姜片,在武火上烧沸后,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炖1.5小时至羊肉熟烂为止。取出当归、姜片,喝汤食肉。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适用于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腰膝酸软者。

  枸杞三七鸡 枸杞子15克,三七10克,母鸡1只,姜20克,葱30克,绍酒30毫升,胡椒、味精适量。活鸡宰杀后处理干净,枸杞子洗净,三七4克研末,6克润软切片,生姜切大片,葱切段备用。鸡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备用,把枸杞子、三七片、姜片、葱段塞入鸡腹内,把鸡放入汽锅内,注入少量清汤,下胡椒粉、绍酒;再把三七粉撒在鸡胸脯上,盖好锅盖,沸水旺火上笼蒸2小时,出锅时加味精调味即可。可补虚益血。其性温和,老年人及久病体虚、产后血虚者均可食用。

  糖醋胡萝卜丝 胡萝卜250克,姜、糖、醋、盐、味精、植物油适量。胡萝卜洗净切丝,生姜切丝备用。炒锅烧热放油(热锅凉油)随即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倒入胡罗卜丝,煸炒2分钟后放醋、糖,继续煸炒至八成熟,加入盐至菜熟后入味精调味,盛盘即可。可下气补中、利胸膈、调肠胃、安五脏。

  牛奶粥 牛奶250毫升,粳米100克。粳米掏洗干净,放入锅内倒入清水,大火煮费后,改用文火煮至六成熟,加入牛奶,继续煮成粥。可润肺通肠、补虚养血。

  八宝饭 糯米、大米各100克,赤小豆、薏米各50克,莲子、枸杞子、桂圆肉各20克,大枣50克。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芪杞炖子鸡 童子鸡1只(约500克),黄芪、枸杞子各30克,白术10克,调料适量。将童子鸡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诸补益中药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有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风寒感冒者。

(实习编辑:张嘉敏)

(0)

相关推荐

  • 进补有学问 补对才有益!

    <黄帝内经>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天气渐寒,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增强,所以冬季滋补有着十分有利的先决条件.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补呢? 运用补益法来调补身体,就是通 ...

  • 初秋进补应该清补

    秋天到了,有的人认为秋季是大补的季节,便准备趁秋天进食补品. 其实刚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还较高,空气的湿度也还很大,人们不但感觉不到秋凉和秋燥,反而到处都是闷热潮湿的感觉. 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 ...

  • 冬季来临 宝宝补铁进行时

    冬季来临 宝宝补铁进行时 寒冬渐渐来临了,人们在饮食方面也开始注意摄取可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的食物了.其实,不只大人们需要防寒,宝宝们更加需要,别以为给宝宝穿上厚厚的衣服,把他们放在空调房里就万事大吉 ...

  • 保温更要养脾 中医食补四要点

    保温更要养脾中医食补四要点 不忘脾胃是首要 人的一生,饮食决定体质,体质决定健康和幸福.要想健康养生,首先要不忘脾胃.有益脾胃食物,首推红枣.山药和薏苡仁,堪称"脾胃三宝". 大枣 ...

  • 饮食补肾 秋季补肾话芡实

    "一塘蒲过一塘莲,荇叶菱丝满稻田.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实蚌珠园."一诗出自郑板桥的<咏鸡头米>.而转眼又是一年秋水芙蕖时,在江南特别是苏州,有一秋季蔬果特受欢迎--芡 ...

  • 宝宝要不要补钙 怎样补钙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钙摄入量为:0-0.5岁:300毫克/天:0.5-1岁: 400毫克/天:1-3岁:600毫克/天.如果这个目标量可以通过婴幼儿的日常饮食达到,就不必额外补充钙制剂,这是一 ...

  • 米酒通肾经:补虚补血补脾肺

    米酒,在南方也被称之为糟酒,可以用来直接饮用.其实,米酒还有其它功效,对女人有很多的优点. 一.营养价值 因为醪糟是糯米制成的,又称作江米酒.糯米酒.甜酒.酒酿.醪糟是具有代表性的食品之一.糯米能补虚 ...

  • 补身又补心---糯米酒煮荷包蛋

    这个,应该是道汤,还是到甜品?不管他,只管作用:适合给身体虚弱的人补补,特别是冬天和春天两季.我想说适合女孩子喝,但是又怕男孩子不高兴了,哈哈哈,其实都一样,大病初愈.身体虚弱都可以,甜甜的香香的,关 ...

  • 补肾药补不如食补

    有一句老话:药补不如食补.追求健康,调理肾虚症状,要在营养.调节生活规律和体育锻炼上多下功夫,不要迷信保健品.肾虚的食疗方法很多,一方面不否认肾虚食疗的作用,但是对于长期的严重肾虚患者来讲,食疗见效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