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从口入 饮食防癌很关键

  癌症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据统计,一个突变细胞生长为恶性肿瘤所经历的时间,平均竟超过30年。而就在不经意间,你一个微小的生活习惯也许就在发挥着防癌或致癌的作用。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提醒大家,记住饮食防癌六个字:粗、淡、杂、少、烂、素,也许就能防止“癌从口入”。

  粗——粗粮、杂粮、粗纤维类食物。

  食物中缺乏植物纤维是近年来癌症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植物纤维具有“清洗肠道”的功能,它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缩短肠内容物通过的时间,减少致癌物被人体吸收的可能,尤其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粗粮中还含有丰富的钙、镁、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硒是一种抗癌物质,能结合体内各种致癌物,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

  吃“粗”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一、最好安排在晚餐。正常人吃的频率以两天一次为宜,“三高”人士可一天两次。

  二、粗细搭配可互补。研究发现,饮食搭配以6分粗粮、4分细粮最适宜。

  从营养学上讲,与其单独吃玉米、小米、大豆,不如将它们按1∶1∶2的比例混合食用。肉、蛋则是粗粮的最好搭档,能起到营养互补的作用。

  三、粗粮不宜细做。不论哪种粗粮,都是以蒸、煮等少油、少盐的烹饪方法为佳。比如,小米、燕麦、薏米等都适合煮粥喝。

  淡——少吃高脂肪、动物蛋白类食品,以天然清淡果蔬为宜,适当控制盐摄入。

  美国国家科学院报告指出,所有饮食构成要素中,脂肪与癌症关系最密切,特别是乳腺癌、大肠癌与前列腺癌。少吃脂肪也有技巧,比如选低脂或脱脂鲜奶,以豆制品取代部分肉,把肉皮、肥肉外层的油炸裹粉去掉,刮除蛋糕的奶油不吃,烹调时用蒸煮烤卤取代煎炸方式。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发布一项防癌忠告,其中,“多吃蔬菜、少吃肉”得到了防癌专家的广泛认可。专家建议,对于爱吃肉的人,每周红肉的摄入量要少于500克,尽可能少吃加工肉制品;每天食用白肉最好限制在50—100克以内,每周只吃2—4次。

  另外,食盐和盐腌食物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生率,每人每天吃盐最好别超过5克。尤其要小心你身边的“隐形盐”。比如,超市食品中,薯片、泡面含盐量最高。在外就餐时,含盐量高的菜也让你“防不胜防”,尤其是北方人爱吃的红烧菜、炖菜、老鸭汤等。

  素——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目前已证实,足量的蔬果纤维,可预防结直肠癌,并减少乳腺癌、食道癌等数种癌症的发生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科学项目经理蕾切尔·汤普森博士推荐了几种最有效的防癌蔬果:西红柿可降低前列腺癌危险;西兰花、卷心菜和豆芽能降低患消化系统癌症的几率;草莓、洋葱、大蒜中都含抑制肿瘤生长的成分。美国农业部、美国癌症协会和国家癌症研究院联合建议,6岁前儿童,每天应摄取5份新鲜蔬果(1份蔬菜约为100克,水果约为150克),6岁—13岁之间儿童及女性每天要吃7份蔬果,13岁以上青少年及男性成人则应每天摄食9份蔬果。

  杂——食谱宜杂、广。

  其实,预防肿瘤,并不需要什么灵丹妙药,也不需要名贵药材,关键在于平衡饮食,不挑食,荤素搭配,忌燥热及过分寒凉食物。只要配合得好,红黄白绿黑等有色彩的食物都是“抗癌药”。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曾明确表示: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能够保护人们不得癌症。虽然有许多研究表明,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一些成分,比如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酚、黄酮类等,对抗癌都有一定作用,但并不只是推荐任何一种具体的抗癌食物,而是建议食谱有4/5以上的食物来自于蔬菜、水果、全谷以及豆类。

  少——食物摄入总量及糖、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均应有所节制。

  日本东京一研究成果指出,吃得太饱,会增加患癌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每顿都吃得很饱”和“基本上只吃八分饱”的人相比,前者患癌的概率更大。暴饮暴食的同时,如果还酗酒、吸烟,那更给身体雪上加霜,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都与此有关。

  做到只吃“八分饱”,不妨尝试以下几招:在感到有点儿饿时开始吃饭,而且每餐在固定时间吃,这样可避免太饿后吃得又多又快;吃饭至少保证20分钟,因为从吃饭开始,经过20分钟后,大脑才会接收到吃饱的信号;用小汤匙代替筷子,每口饭咀嚼30次以上,减慢速度;多吃粗纤维的、增加饱腹感的食品,比如豆类、魔芋等;每次少盛一点,或使用浅盘和透明餐具。

  烂——除新鲜水果、蔬菜外,其他食物应煮烂、煮熟。

  意大利一项研究发现,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叶黄素根本不怕煮,反而比生吃更能保护身体免于癌细胞侵袭。尤其是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胡萝卜、西红柿,以及西兰花和十字花科蔬菜等。英国食品研究中心的苏·索森说:“从生胡萝卜中吸收的类胡萝卜素约为3%到4%,把它们煮熟或捣碎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可增加四五倍,烹饪能帮助溶解。”以西兰花为例,加热到60度最理想,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抗癌活性,减少患食管癌、胃癌、肺癌、胆囊癌和皮肤癌的危险。

(责任编辑:王健淇)

(0)

相关推荐

  • 癌症就在你嘴边 这6个字防"癌从口入"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表示,生活中防癌要记住六个字:"粗.淡.杂.少.烂.素",从小习惯如说,也许就能真的防止"癌从口入". 粗:粗粮.杂粮. ...

  • 大学新生避免水土不服 饮食选择很关键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各地经历了高考考验的学子们踏上了漫长的大学求学路.五湖四海的新生汇聚一堂,在充满兴奋和期盼中,新生也即将面临异地的考验.很多学生吃惯了家中的"妈妈菜",来到 ...

  • 严防"虫"从口入

    "虫"从口入,说的是食源性寄生虫病.一般是人们吃了生鲜(或未经彻底加热)的含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的一类疾病总称. 在我国,一些地方的传统饮食方式是导致食源性寄生虫病大量发 ...

  • 好的配角很关键-馋死人的笋子烧肉

    D同学出门玩,据说途中去了片大竹林,然后呢...带了大堆的竹笋回来.我说:都是你摘的么?D同学摇头,不是摘,是踩,是踢!用脚一踢一踹就O了...这个!另外插一句:说起来真丢脸,长这么大,我竟然还一次也 ...

  • 想要迷人纤细玉腿 维生素很关键

    迷人玉腿 维生素关键 前言:缺少维生素A的下场是皮脂腺.汗腺机能变弱,角质层慢慢变厚,肌肤开始变得干燥.想想看,这样的腿美得起来吗?想拥有笔直的双腿就一起来做做这道瘦腿菜吧. 缺少维生素A的下场是皮脂 ...

  • 准备怀孕要小心"祸从口入"

    从准备怀孕开始,你发现可爱的妻子在向各类美食进军了,大有为了宝宝的质量而牺牲诱人身材的英勇气概.这固然值得表扬,但是也别忘了提醒她,一味地大吃特吃也是不可取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她的饮食误区 如果她 ...

  • 哺乳妈妈合理膳食很关键

    哺乳妈妈合理膳食很关键 很多年轻妈妈产过宝宝之后,担心身材走形,不想自己哺乳,而用各种各样的奶粉去喂宝宝.这样对宝宝好吗?如果是母乳喂养,那妈妈怎样才能保持奶水充足呢?母乳喂养不论是对产后妈妈还是宝宝 ...

  • 妊娠高糖 饮食控制最关键

    有Ⅱ型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危险明显增高.与双亲没有糖尿病史的患者相比,双亲中任何一方有糖尿病的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显著增高,而双亲均为糖尿病患者的危险更高.这可能是由于遗传易感 ...

  • 电脑工作者饮食健康很重要

    电脑工作者饮食健康很重要 人的健康离不开饮食,健康的饮食习惯才会有健康的身体,那么干眼症饮食要怎么才好呢?对于电脑族这个干眼症的高发人群,饮食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新鲜的蔬菜水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