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吃饭不健康?

  1.别一个人吃饭

  单独进餐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而且饮食单调,会造成营养失衡。和同事、家人一起吃饭,心情舒畅,胃液的分泌也相对旺盛,可使食物尽快地消化和吸收。此外,多人一起吃饭,食品种类也多,每种吃一点容易达到营养平衡。

  2.吃饭时挺直腰背

  人们吃饭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很容易含胸驼背。殊不知,这会使食道和胃部受压,影响消化。此外,在矮桌前吃饭、坐在沙发上以及蹲着吃饭,都会造成腹部受压,影响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可引发胃病、影响心肺功能。正确的进餐姿势是挺直腰背,让胃部不受任何压迫。

  3.吃饭环境要安静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显示,随着噪声增大,受试者感受食物甜味和咸味的敏感度降低。研究还表明,嘈杂的就餐环境会使人的味觉变迟钝。专家建议吃饭时不要选择环境嘈杂的餐馆,有轻柔音乐做背景,可以让人吃得更香。

  4.多嚼硬的食物

  根据年龄不同,可适当补充一些硬的食物,如水果、甘蔗、生黄瓜等。这是因为较硬的食物要费劲去嚼,当咀嚼的次数增多或频率加快时,大脑的血流量明显增多,活化了大脑皮层,可以起到防止大脑老化和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5.先吃爱吃的食物

  桌上的菜,肯定有你偏爱的和不喜欢的,此时该先吃哪个?专家提示,先吃自己喜爱的食物,这会让你在情绪上获得满足。愉快的心情能较快地产生饱胀感,避免吃得太多。

  6.特别饿时喝点粥

  人在极度饥饿时食欲特别强,看到什么都想吃。其实,此刻胃肠消化功能已经受损,如果大吃大喝很容易造成食滞。特别饿时,应少量进一些半流食,然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尤其注意,特别饿时别进食牛奶、豆浆、酸奶和白薯,可能引起消化问题。

  7.饭后别马上用脑

  饭后,体内的血液会集中流向消化器官,大脑相对缺血。此时用脑会引起精神紧张、记忆力下降等问题,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因此,一定要在饭后休息半小时以上再开始工作。饭后听听音乐、散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

  8.吃饭时不谈扫兴的事

  吃饭时说话会使咀嚼食物的次数减少、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影响消化功能。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则指出,就餐时讨论复杂或令人扫兴的问题,会影响人的食欲和消化,可以谈论一些简单愉快的话题。

  9.两餐间隔4至6小时

  两餐间隔太长或太短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太短,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会影响食欲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至5小时,因此,两餐间隔4至6小时比较合适。

  10.早饭吃热的

  清晨,人体内的神经及血管都还处于收缩状态,此时如果吃冰冷的食品,可能使消化系统发生痉挛。中医认为,早餐应该吃热食,保护胃气。建议早餐选择热稀饭、热麦片、热豆浆等,再配上包子、面包等主食。

  11.饭后半小时再喝茶

  饭后不宜立即饮茶,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同时,茶中的单宁酸和食物中的蛋白质混合后会产生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给胃增加负担。饭后半小时再喝茶,能促进消化吸收,起到杀菌消毒和护齿的作用。

  12.晚上别吃冷饮

  晚上7点后,人体体液代谢下降,此时吃凉的食物,尤其是冷饮,不易消除疲劳还会影响睡眠。

  13.饭后甜点要少吃

  正餐已获得了足够的糖分,如果再吃甜点,人体会吸收多余的葡萄糖、淀粉。吃过油腻的东西后尤其不要吃甜点。

  14.多吃深色蔬菜

  深色蔬菜是指深绿色、红色、紫红色的蔬菜。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应该吃一斤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应占到一半以上,其维生素C含量比浅色的高一倍。举例来说,深紫色茄子与浅绿色茄子,紫色洋葱与白色洋葱,紫甘蓝与卷心菜,紫薯与红薯、白薯,前者的营养价值都显着高于后者。

  15.动、植物油混着吃

  光吃植物油会促使体内过氧化物增加,加快人衰老,还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增加乳腺癌、结肠癌的发病率。而动物油含有对心血管有益的多烯酸、脂蛋白等。专家提醒,用1份动物油、2份植物油制成混合油,可以取长补短。

  16.骨头汤加点醋

  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含钙丰富的食品有牛奶、鸡蛋、骨汤、鱼虾、黄豆等。胃肠道的酸度不足会影响钙的吸收。因此,烹调食物时适当放些醋,可使食物中的钙转化成容易被吸收的醋酸钙。

  17.每天吃一次纤维食品

  人体摄取了多余的脂肪和蛋白质,与大肠杆菌作用,会变成有害的腐败物。纤维质可把它们包围并排泄掉。因此,每天最好吃一点粗纤维食物,如燕麦、糙米、薏米、红薯、玉米等。

  18.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专家建议,每吃一口饭就放下筷子,集中注意力在嘴巴的咀嚼上,每一口都要细细地咀嚼30次以上。

  19.少吃盐

  新版美国饮食指南建议,每人每日所摄入的食盐量应减少至2300毫克(约一茶匙)以内。而那些年龄超过51岁以及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每日所摄入食盐量应减少至1500毫克以内。

  20.调味品别滥用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研究显示,桂皮、小茴香等天然调味品中都或多或少含有黄樟素,它可引起肝癌。多吃不仅会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还容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和胃胀气。因此,在烹制食物时不要过多使用。

(责任编辑:王健淇)

(0)

相关推荐

  • 站着吃饭最健康 预防"饭醉"

    不好好吃饭,美食也能成为"酷刑"--轻则导致营养不良.精神不振,重则诱发各种病痛.那么,为了吃饭的健康大计,日常饮食中我们应该养成哪些健康的饮食习惯呢?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食物 ...

  • 春节怎么吃饭最健康 怎么吃饭不发胖

    春节快要来了,各种聚会都在等着我们.家庭聚会做哪些菜肴最健康,外出就餐如何点菜最科学,先来提前学习一下吧. 怎么吃饭不发胖 提问:请问春节期间要怎么吃才能既健康又能不发胖呢? 回答:注意走亲访友时的零 ...

  • 多吃菜少吃饭对健康不利

    在餐桌上经常听到许多人这样说:"少吃饭,多吃菜,饭没有营养,营养都在菜里."更有一些过分关注自己身材的女性,把这一条奉为减肥的"至理名言".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 ...

  • 根据情绪吃饭有利健康

    人的情绪.心理甚至性格与饮食习惯.营养摄入有着密切关系,只要注意吃得对.吃得好,远离怒.疑.懒.悲等坏情绪是迟早的事. ■怒: 有些暴躁是吃出来的 吃多了,几种与能量代谢有关的B族维生素(B1.B3. ...

  • 营养专家陈允斌教你在外健康吃饭 自制陈皮茶随身带

    在上一期营养专家陈允斌:春季养肝不如养脾 很受大家的欢迎,今天我们来看看陈老师教我们如何在外面健康地吃饭. 图为:陈允斌老师为签名 作者介绍:陈允斌,被誉为"中国大长今",美女美食 ...

  • 日专家支招外食族 在外就餐注意几点吃出健康

    为了健康,最好少在外面吃饭!许多上班族常常听到这样的劝诫,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尽管大部分上班族都知道在外吃饭无益健康,然而繁重的工作往往让他们中午在外购买便当吃完了事,到了晚上,又不得不面对出去应 ...

  • 一边吃饭一边说话能增进食欲

    你会吃饭吗?这话看起来似乎很弱智,张口吃饭谁不会?只要有嘴巴的都会.但是,你知道怎样吃饭更健康吗?这个问题,未必人人都会吧?下面由小编带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健康吃饭. 一.吃饭说话 传统习惯认为,吃饭时 ...

  • 你会吃饭吗?OMG!吃饭要酱紫吃,受教鸟!

    你会吃饭吗?吃饭要酱紫吃 引导语:你会吃饭吗?这话看起来似乎很弱智,张口吃饭谁不会?只要有嘴巴的都会.但是,你知道怎样吃饭更健康吗?这个问题,未必人人都会吧?矮油.吃饭也是一门大学问啊!下面由小梦带大 ...

  • 不吃早餐会"显老"!这些饮食坏习惯易招惹疾病

    坏习惯1. 不吃早餐 理由:伤胃,精神不振,而且还容易"显老".德国埃朗根大学研究人员在对7000个男女对象的长期跟踪后发现,习惯不吃早餐的人占到了40%,而他们的寿命比其余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