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暑天的饮食养生秘诀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晴天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夏季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疰夏、中暑等病。如果当你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夏季预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有条件的人,进入夏季后,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如鲜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飞滑石、炒麦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也可在暑热之季服用一些仁丹、十滴水等。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可内服外用并举,具体方法:内服温肾壮阳的金匮肾气丸、左归丸等,每日二次,每次一丸,连服一个月。外敷药可选用白介子20克、元胡15克、细心12克、甘遂10克,同研细末,用姜汁调糊,分成六份,每次取一份摊在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薄膜上,贴在后背的肺俞、心俞、膈俞穴上或贴在双侧的肺俞、百劳、膏肓穴上,用胶布固定。

  一般贴4—6小时,如有灼痛感可提前取下,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须注意的是,每个伏天(夏季三个伏天)贴一次,每年三次,连续贴三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这种内、外结合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根除或缓解症状。

(实习编辑:张曼)

(0)

相关推荐

  • 食物不分贵贱 4个饮食养生秘诀

    卫生部公布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这意味着每100人中只有不到7个人具备健康素养.为此,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迫在眉 ...

  • 专家揭示4个饮食养生秘诀

    卫生部公布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这意味着每100人中只有不到7个人具备健康素养.为此,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迫在眉 ...

  • 春季饮食养生 春笋帮你维持健康

    春笋炒肉丝春笋250克,切成细丝,五花猪肉丝100-150克,以大火小铁锅炒为佳.最好将油烧热后再将肉丝放入锅内翻炒一下,然后加入切好的春笋丝,经翻炒后,加入少许精盐.白糖和粉汁,1-2分钟后即可装盘 ...

  • 春季六大饮食养生原则

    春季,我们人体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就让我们紧跟春天的脚步,开始春季养生进行时吧!首先,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必须顺从春夏秋冬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适应一年寒热温凉的气候变化,才能保持健康.长寿 ...

  • 饮食养生该遵循"十六食"

    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曾说过:"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这是千真万确的.可饮食养生要讲究方式,不光要吃得营养,还要真正懂得吃的科学和方法. 少食 在保证营养前提下的"少吃&q ...

  • 教你秋季饮食养生的两种方法

    秋季是从立秋至立冬3个月,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 ...

  • 女性更年期饮食养生要点是什么

    女性朋友到了中年,在绝经过渡期经期紊乱的时候,就会出现更年期,更年期易使中年女性出现多汗.易怒等症状,给女性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现在出现了很多种治疗女性更年期的药物,但光靠药物不一定可以让病情 ...

  • 冬季饮食养生 四个比例很重要

    冬季饮食养生 四个比例很重要

  • 冬季饮食养生注意做好四个4比6

    冬季正是食补的最佳时刻,在享受美味的过程中,调理新陈代谢,保持体内循环平衡.那么冬季饮食养生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饮食养生的4个4:6. 1.主食与副食的比例是4:6 通常我们所说的主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