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劣食品掺假揭底

  化肥豆芽:采用化肥催长的豆芽,根短或无根,豆芽发蓝。如果将豆芽折断,断面会有水分冒出,有的还残留有化肥气味。 干豆腐掺豆渣或玉米粉:表面感觉粗糙,光泽差,如轻轻折叠,无弹性。豆腐的折裂面呈不规则的锯齿状,仔细查看可见粗糙物,还可看见玉米渣粒。

  油(油食品)豆腐充水:充水的油豆腐油腻感差,表面粗糙。有的褪色,边色发白。用手一捻,有水分滴落。优质的油豆腐捻后很快恢复原来的形状,充水的油豆腐用力一捻就容易变烂,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鲜鱼灌水:表现为肚子大。如果在腹部灌水,可将鱼提起,就会发现鱼肛门下方两侧凸出下垂,用小手指插入肛门,旋转两下,手指抽出,水就会立即流出。

  牛肉灌水:牛肉灌水以后,外观上反而有鲜嫩的感觉,更加好看,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牛肉上面会有水分冒出,用手摸会感觉手掌上有较多水分,用干纸张贴上去,纸很快就会湿透。

  假辣椒粉:假辣椒粉常以小包装出售,色泽淡红,辣椒子较少。如用热水冲泡,优质辣椒粉呈土黄色,可看见有很多辣椒皮块和辣椒子,假辣椒粉则呈淡红色,多用糠粉染红,加少量辣椒末混合而成。

(实习编辑:张曼)

(0)

相关推荐

  • 专家提示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沈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前发布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常识,相关食品专家提示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7种方法判别伪劣食品.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草莓像蜡果一样又大又 ...

  • 记住6个字远离伪劣食品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山东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教授 蔺新英 一防"艳".在采购食品时,首先要看颜色,如果过于鲜艳不自然,尽量少买.某些不法商贩会在一些水果或休闲零食中无节制添加人工色 ...

  • 牛奶等6食物最容易掺假

    美国<预防>杂志最新载文指出,<食品科学杂志>刊登了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为降低成本,一些食品制造商减少主料,以次充好,该研究通过对美国1305份食品掺假案例进行总结 ...

  • 识别食品假货的"真功夫"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时代已经过去!本期告诉你怎样吃得安全.喝得健康!教你识别假货的"真功夫". [健康新知] 巧克力也"注水"? 想狂吃 ...

  • 重庆:停尸房里造山寨茅台

    贵州来的50元一斤的塑料桶装酒,装入浙江造的20元一套的包装中,在重庆一处地下停尸房里一番倒腾,立即变成一瓶市场零售价近千元的名酒"飞天茅台".前不久,重庆查处一起假酒大案,5名犯 ...

  • 欧美市场又陷鱼肉造假门

    前不久,欧洲消费市场饱受"马肉风波"困扰(详见本报2月22日第691期2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也不断下降.英国17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31%的受访者表示将不再食用 ...

  • 教你识别食中假货的"真功夫"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时代已经过去!怎样吃得安全.喝得健康?就让编辑教你识别假货的"真功夫". 一眼识破不安全食品 掌握以下识破伪劣食品的大原则,在日常消费中 ...

  • 防食物中毒鉴别有害食物

    防食物中毒鉴别有害食物 前言:一拨又一拨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容易让大家充满失望和恐惧.在这问题层出不穷的环境中,我们如何识别问题食物,保护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呢?今天小编就来教大家大家识别出这些问题食物. ...

  • 阮光锋:蜂蜜为何易掺假又难以检测?

    2015年7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针对依据食品安全标准无法直接判断假蜂蜜等问题,在官网上发布了<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187号建议的答复>.答复称,蜂产品生产经营中的造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