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如何食用速冻食品:选冰柜下层的食品
最近,多家国内知名企业生产的速冻食品接连因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而遭遇信任危机。然而,之后不久,卫生部突然公布速冻食品新标准,将沙门氏菌、金葡菌的采样量和限量规定做重新调整。此前只要检出金葡菌就是不合格,而新标准则是允许金葡菌有一定数量的存在,该标准将于2011年12月21日起正式施行。
过去“没检出”并不等于没有
“速冻馒头、速冻水饺、速冻鱼肉丸,我都经常吃。”在济南某外企工作的王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只知道速冻食品营养价值不如现买现做的好,但感觉总比吃方便面要有营养,平时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做饭,便会经常买些速冻食品。自从知道速冻食品中被查出金葡菌,王女士很担心,尤其是在听说卫生部公布新标准将金葡菌由“不得检出”变“限量检出”后,更是有些愤懑,“这不是降低标准吗?这么改还不如以前”。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消费者对此都存在疑问:新国标中为什么允许一定量的金葡菌存在?卫生部对此的解释是,新国标更科学、更合理,而且更符合国际标准。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解释说,金葡菌在自然界里广泛存在,绝对不含很难做到。原来的标准是一个比较模糊的定性标准,但是新标准采用定量标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是进一步提升了它的合理性。
过去说“不检出”也并不等于没有,因为微生物的污染和分布是不均匀的。过去,抽样的时候,抽一个样品一测可能会检到致病菌,也很有可能会漏掉已经被致病菌污染的产品;现在,要求抽五个样品,而且一般抽的时候要抽10个,拿5个作为检测,另外5个要进行封存,作为企业对产品检测结果不认可的时候一个复检的留样,从均匀度和采样的科学性上大大提高了。
细菌易杀 毒素难去
速冻食品的存在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其可能“带菌”的事实,让很多人有些望而却步。日前,记者在超市就此问题随机采访了十数位消费者,不少人都表示以后会尽量少买速冻食品。
一位周女士告诉记者,家里的孩子喜欢吃水饺,她经常会买些速冻水饺,可没想到,这些水饺可能会“带菌”,她也看了一些相关报道,看完更是不知所措,按照报道所说,金葡菌广泛存在,生肉中都可能有,手工水饺也可能“带菌”,那么以后的水饺还能吃吗?
金葡菌并不难杀灭,只要按照标签要求,经过沸水煮(或蒸)熟,金葡菌就可被杀灭,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直接危害,公众不必过分担心。
相比于金葡菌本身,其产生的毒素———肠毒素更危险。据了解,检测速冻食品中的金葡菌,并不是为了杜绝金葡菌,那根本不太可能,其目的主要是要控制食品中金葡菌的含量,避免其大量增殖所产生的肠毒素。肠毒素进入人的胃肠后,会作用于神经受体,刺激呕吐中枢,引起急性胃肠炎病症。
金葡菌肠毒素非常耐热,即使在100℃的高温下加热30分钟也很难将其破坏。如果食物中已经存在大量金葡菌并产生大量肠毒素,即使食物充分蒸煮后再食用依然可能造成食物中毒。关键的是要注意“防毒”
专家建议,购买速冻食品最关键的是要注意“防毒”。一定要选择正规冷冻食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少买散装速冻食品。金葡菌在10°C以下不会产生肠毒素,在10°C~21.1°C下超过12小时才会产生毒素。速冻食品加工要求在20°C以下,4小时之内必须用完所有原料,并立即在-30℃以下环境中速冻,并需要保存在-18°C的环境中,因此是正规生产的速冻食品可有效减少肠毒素的产生。
选购速冻食品时,最好取冷柜下层的,不要取上面的。下层的温度较低可有效抑制金葡菌肠毒素的产生。食用前要彻底加热,未吃完的要及时冷藏保存,避免细菌生长繁殖产生毒素。
(责任编辑:王健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