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奶茶暴利揭秘:40元奶精=200杯奶茶
一个小实验揭开奶茶背后的秘密
进入炎热的7月,满街叫卖的珍珠奶茶,成了很多市民尤其是孩子们喜欢的饮料。然而,这些口味众多、品牌各异的奶茶,是否真如其宣称的那样不但可以“清凉消暑”,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呢?
近日,市民钊钊在杭州的大街小巷随机购买了12杯品牌各异的奶茶,做了一次现场试验并在网上直播,引起了网友的极大的关注。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奶茶里所含有的珍珠大多数是淀粉制成的;没有一款奶茶是由鲜奶或者奶粉冲泡的;部分奶茶在冲后3到4个小时内出现分层,变成了一杯类似豆浆的粘稠液体。
专家分析,奶茶变“豆浆”,可能是由于奶茶所含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过高所致。专家提醒,每杯500毫升珍珠奶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一旦超出正常人体承受极限,常饮用者易患心血管疾病。
实验碘酒验珍珠
没有发现塑胶珍珠丸
珍珠奶茶起源于台湾,正宗珍珠奶茶是采用奶、冰糖或者白糖、红茶、纯净水,加上由木薯粉制成的“黑珍珠”调配而成的。然而,市场上在售的奶茶大多已经“走样”。有消息称,不少奶茶的珍珠是由塑胶丸制成的,因为这种塑胶丸弹性大,更有嚼劲。
杭州市场上的珍珠奶茶也是塑胶丸制成的吗?钊钊将实验地点选在了学生较为集中的文二路和保俶路,这里也是杭州奶茶店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在钊钊购买的12款奶茶中,既有KIRIN午后红茶奶茶、立顿麦香奶茶、香约奶茶等瓶装饮料,也有出茶太原味珍珠、果麦Gomax奶绿珍珠、茶桔梗等现做奶茶,价格从4元到7元不等。
首先的检测项目是:检测珍珠奶茶里的“珍珠”是否含淀粉。如果珍珠中含有淀粉,那么加入碘酒就会变成蓝紫色;如果不呈蓝色,则说明珍珠不是由含淀粉的地瓜粉制作而成。钊钊将奶茶内的珍珠取出来,分别滴入碘酒。实验的结果还算是乐观的——所有的实验珍珠奶茶样品均变成了蓝紫色。这也就说明,杭州市场在售的珍珠奶茶内的珍珠,基本上是由淀粉制成的,而不是传闻中的塑胶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