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如何让健康"上钩"
垂钓收获健康
其实,垂钓运动带来的好处不仅只是收获几条美味的鱼儿,更重要的是,垂钓可以陶冶情操,促进您的身心健康——
垂钓是大自然中的日光浴垂钓是一种户外休闲运动,使人们能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垂钓中不知不觉也进行了日光浴。适度的日光浴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有益于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促进体内的钙吸收。当然,若是阳光强烈,建议您戴上帽子和墨镜,以免长时间受太阳暴晒而受伤。
垂钓是负离子“大餐” 垂钓与水亲近,而水源周围一般植被茂盛、负氧离子充足。经常摄取负离子,可以提高肺换气的效率,有利于新陈代谢,对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垂钓锻炼有氧耐力 垂钓对于增强体质也有直接的作用。跑钓时,要在几个“窝点”间来回移动,可以锻炼有氧耐力;甩竿时,对上肢力量和协调性是个锻炼;提竿收鱼时,更是对大脑和身手敏捷性的考验与促进。
垂钓还是一种动静结合的休闲活动。钓鱼时专心致志,耐心细心,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鱼漂上,自然地进入精神专注状态,能够排除头脑里的纷繁杂念。心理学家认为,垂钓甚至可以使人进入神经细胞不再接受和回应外部世界对感觉器官的刺激的境界,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最好的调节,这非常有利于精神疲惫的脑力工作者。
“钓”健康的技巧
不过,若想在垂钓中收获更多的健身、健心效果,大家还要注意一些重要的问题:
尽量不要在烈日下垂钓,可选择有树荫遮阳的水畔,并且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日射病或中暑。冬季,老年人或心血管疾病病人在湿冷环境中久留,容易使疾病复发。所以,天气寒冷时,老年人最好不要去野外钓鱼。
坐钓是大多数人采用的垂钓方法,然而,久坐不动不利于健康。首先,坐位姿势使人血液循环减慢,新陈代谢迟缓,不利健康。如果坐姿不良或总是固定一个姿势,会使得脊柱周围肌肉长期处于张力状态,软组织缺血。弓腰塌背,会引发颈椎不适、腰肌劳损或腰椎病。
久坐还会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致使静脉栓塞。如血栓进入肺部,则可能出现肺栓塞,直接危及生命。有研究表明,连续坐位工作6小时以上的人,属于肺栓塞的高危人群。而引发肺栓塞的深静脉血栓常常十分隐匿,在毫不觉察中随血流堵塞肺动脉,致人猝死。
那么,怎样避免这些问题呢?
首先,建议垂钓爱好者在垂钓时,可在坐姿状态下交替做以下3组动作:①连续握拳lO次;左、右交替耸肩各5次;伸直腿再还原各5次;钩脚尖各10次。②收紧腹部肌肉2秒后放松5次;收缩臀部肌肉6次;身体左右摇摆,让两侧臀部分别受力6次。③深呼吸6次。
其次,垂钓者每隔一小时应该站起来做一下针对性的放松操,使紧张、发僵的肢体得到舒展和缓解:①颈后伸臂:站立,双手于颈后交叉翻掌尽力向上伸展后,向两侧放下为1次,重复6次。②扩胸运动6次。③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缓缓转动头部各5次。④交替高抬大腿各20次。⑤踮足尖20次。⑥十指由前向后做梳头动作10次。
最后,垂钓者可间断地望望岸边的绿色植物,消除长时间眼盯鱼漂造成的视力疲劳。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等病人,应避免户外垂钓活动。老年朋友外出钓鱼最好结伴而行,不要单独行动。
了解这些之后,就请大家尽情享受垂钓带来的乐趣吧!不必考虑能否满载鱼儿归家,相信垂钓本身已经能使您收获到快乐、健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