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碘盐的那些事实与误读

  2010年7月26日到9月12日,卫生部就最新编制的《食用盐碘含量》正式公开征求意见。新标准拟将碘盐的最高含碘量调低一半以上,国家现标准规定的食盐碘含量20毫克/千克-60毫克/千克,将被修改为食用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为20mg/kg-30毫克/千克。

  网络上,这条新闻很快被解读作:“我们吃碘过量了”。联想媒体去年对碘盐可能致病的相关报道,“究竟是否该实施全民补碘”,又一次成了公共空间中的热门议题。

  微量元素中,我们最怕碘,虽然它最不怕过量

  对碘盐,一位网友困惑地写到:“小时候老听爸爸说,碘盐一定要快起锅才放,不然碘就挥发,没用了。过了十来年,怎么就变成怕碘,恨不得它蒸发了……”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困惑背后的讨论,是人类认识在发展过程中的常态。人类对碘与健康的认识仍是个发展中的领域,现有的证据告诉我们,碘缺乏可引起胎儿或儿童的神经发育障碍,后果很严重;碘过量,也会有不良后果,但要其严重性逊于前者。目前,我们对后者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碘过量可能会“诱发和促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发展”。但对具体人群的致病剂量,我们尚不清楚。另有研究表明,特定情况下,上述症状可在停止高碘摄入后自动恢复。

  基于上述事实,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营养状况监测数据库至今仍将碘缺乏与贫血、维生素A缺乏并列,被认为是衡量某地区营养状况的指标。一个由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的国际NGO组织——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ICCIDD)至今仍在坚持推广普遍食盐碘化(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

  曾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内分泌科教授的GuyE.Abraham在2004年出版的《碘医学史》中写道:“在所有已知影响健康的微量元素中,对碘的误会最多,人们也最害怕碘。然而,迄今为止,在已知对健康起关键作用的微量元素中,碘是最安全的一种。”Guy认为,在所有的微量元素中,碘过量最不可怕。在某些地区,比如日本,因为饮食习惯,虽然没有额外补碘,在日本,人均每日大约摄入900-1900微克的碘,相关研究表明:日本的甲状腺肿发生率低于其他国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率却高于其他国家。

  食碘安全线

  碘是生产甲状腺素的原材料,甲状腺素在甲状腺中合成。1个甲状腺素包含4个碘原子。其他一些由甲状腺产生的激素,也需要以碘作为生产材料。为了生产这些激素,一个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70微克碘,考虑到碘在消化吸收时的损耗,以及其他一些碘损失,WHO推荐成人每日摄碘150微克,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则为200微克。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字仅仅是推荐值,并非过量就会有害的“安全线”。

  根据《碘医学史》,为了验证这个补碘“安全线”,1969年,美国曾利用监狱犯人进行过一次强制补碘实验——他们给犯人供应含碘量为1000-2000微克/升的饮用水,实验进行了5年,受试者并无异样。

  今天,这个安全线在全世界各国家地区或组织机构中,大致相似却又不尽相同,世卫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内,是安全的;美国和加拿大将成人的碘摄入量安全线设为每日1100微克;欧洲的食品科学委员会推荐的碘摄入安全线为每日600微克;在我国,通常采用的数值为每日800微克——这个数值来自于天津医科大学张万起教授利用健康志愿者进行的过量摄碘实验。

  国际碘缺乏病防治委员会的一份文件提到,美国曾一度因面包炉清洗剂含碘,导致很多民众每日摄碘量长达10多年处于日均500微克以上,该委员会就此得出结论:“从这件事上看,(碘过量并非威胁公共卫生的紧迫问题),我们有的是时间,好好策划,小心解决这个问题。”

  沿海地区是否该补碘?

  这次事件中的另一个焦点问题是:沿海地区是否需要补碘?

  诚然,自然界的碘大多来自于海洋,但仅靠吃海产品我们能获得的碘仍非常有限。在区分缺碘、适碘和高碘地区时,通常的依据是当地饮用水的含碘量,比如:青海大部分地区的水碘含量为每升0.7微克,属于缺碘;上海地区则为适碘,水碘含量为每升20微克;渤海湾的部分地区水碘含量可达每升1000微克,是不折不扣的高碘地区。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告诉本刊记者,“非碘盐放开呼声最大的是沿海地区,他们认为自己食用海鲜就不缺碘。其实,海鲜中含碘量很有限,只有一种海产品,就是海带类含碘较多。”

  陈君石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根据卫生部7月公布的委托该委员会做出的《中国食盐加碘和居民碘营养状况的风险评估》(下简称《食盐加碘风险评估》),在北京、福建、浙江、上海、辽宁五省中,碘盐对居民每日碘摄入量的贡献率在57%-97%之间。其中,碘盐对上海居民碘摄入的贡献率为63.5%。在这些地区,如果不食用碘盐,当地居民的碘摄入就无法达到安全水平。

  成立于2009年12月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由来自医学、农学、食品、营养等领域的42名专家组成。该委员会成立章程中规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依据本规定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章程独立进行风险评估,保证风险评估结果的科学、客观和公正。”《食盐加碘风险评估》是该委员会首次就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潜在风险作出评估。

(0)

相关推荐

  • 蒙牛称被查出致癌物是误读 供应商被曝污染严重

    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这个广告语因为蒙牛强致癌物事件被自己击碎.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查出蒙牛致癌物超标. 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这个广告语因为蒙牛强致癌物事件被自己击碎.12月24日,国家质 ...

  • 非"碘"型困惑:选加碘盐还是无碘盐?

    7月24日,新浪微博加V用户"健康教育何超"发布了一条微博:"[该不该吃碘盐,谁能告诉我?]16年前"全民加碘",今天广东人摄入碘偏高.甲状腺疾病上升 ...

  • "酸菜鱼100%致胃癌"说法不靠谱

    "酸菜鱼100%致胃癌"属误读与夸大 最近,一则"餐桌上又少了一种鱼--酸菜鱼,因为它100%致癌--南京医生连续确诊4例爱好酸菜鱼的年轻胃癌患者.震惊!"的消 ...

  • 泡面比包子更营养?健康吃泡面有讲究

    泡面宏量营养素价值优于包子说明更营养? 目前根据研究所知,人的一生中需要的营养素约有40多种,根据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将营养素分为了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宏量营养素就是常听说的三大供能营养素,即碳水 ...

  • 食话实说第24期:老酸奶真是用皮革制?39健康网全解析

    往期回顾 第23期:春天为什么流行吃野菜?第22期:鱼片鸡蛋为什么不宜生吃第21期:红酒兑碳酸饮料为何不好?第20期:隔夜菜中亚硝酸盐会致癌?第19期:素食真的能减肥吗?第18期:喝骨头汤到底补不补钙 ...

  • 食话实说第25期:食用明胶无毒害 添加产品非素食

    往期回顾 第24期:老酸奶真是用皮革制?第23期:春天为什么流行吃野菜?第22期:鱼片鸡蛋为什么不宜生吃第21期:红酒兑碳酸饮料为何不好?第20期:隔夜菜中亚硝酸盐会致癌?第19期:素食真的能减肥吗? ...

  • 39独家:"可怕"的金色葡萄球菌 速冻水饺还能吃么

    前言:继思念.三全之后,湾仔码头也卷入细菌门."速冻水饺到底还能不能吃?"39编辑为此专访了我国著名的营养学专家.广州军区疾病控制中心资深营养专家何英强教授.让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

  • 咖啡超三杯胸部会变小吗

    流言: 瑞典科学家的一项最新发现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因为他们指出,女孩每天喝咖啡若超过三杯,她们的乳房会变小! 真相: 好吧,这个"最新发现"确实存在--总有些蛋疼科学家会去研究胸部 ...

  • 1碗方便面要花32天解毒不可信

    网传吃一碗方便面要花32天解毒.面汤灼烧胃黏膜.纸桶含荧光剂会致癌 "方便面有毒"的各种传闻经常在网上流传,如一包方便面最多含25种食品添加剂:吃一碗方便面要花32天解毒:面饼添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