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盐争议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与争论焦点

  最近,关于食盐加碘的争议非常热烈。在争论中,许多比较专业的概念频频出现。不仅是普通公众,某些媒体和评论家对于它们的意义也不甚了了,使得许多议论是出于误解,甚至以讹传讹。这里先介绍几个基本概念,然后介绍碘盐争议的焦点。

  碘摄入量与尿碘中间值

  碘摄入量是指一个人平均每天吃进去的碘的总量。在饮用水和食物中,通常也会含有一些碘。不过,在多数地区,这部分碘的总量比较小,远远不能满足人体需求。所以,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是需要补碘的。只有在少数沿海地区,饮用水和农产品中可能含有的碘量比较高,如果食物中经常有海产品的话,碘量就更大。对于个人而言,这个量很难准确计算,往往是估计一个地区的平均值。

  尿碘含量是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参数,英文简称UI值。它是指尿液中的碘含量,通常以每升尿液中的微克数来表示。因为摄入人体内的碘会有90%以上最终会进入尿液,这个量也可以比较灵敏地衡量摄入的碘的总水平。理论上说,可以测量一个人的尿碘含量。不过,这个值受被测当天饮食情况的影响很大,个人某天的尿碘值也意义不大。通常,也是测量一个地区的尿碘总体水平。准确地测量一个地区的尿碘水平应该收集人群在24小时之内的所有尿液,不过这样操作起来实在比较困难。实际操作中,通常取一个地区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人群,收集某一时间内的尿液,检测各自尿碘含量,然后取这些值的中间值,作为这一地区的“尿碘中间值”。统计发现,只要样本量足够大,这样得到的尿碘中间值可以代表通过24小时内的尿液得到的尿碘值。尿碘含量也可以用来估算碘的摄入量。按照美国卫生部提供的公式,尿碘中间值100(微克每升)大致相当于每天摄入量为150微克。

  每日推荐量与最大安全上限

  许多媒体引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每日摄入量,说某个地区的碘摄入量超过了这个标准多少之类。这个“每日推荐量”是指满足绝大多数人一天需求的量,简称RDA,有时也用“充足摄入量”,简称AI。意思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低于这个值可能是摄入不足,达到这个值就足够了。

  最大安全上限的简称是UL,意思是目前的科学数据认为是安全的最大值。只要不超过这个值,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而超过了这个值也不见得一定有害,只是目前的科学数据对其安全性难以判定。

  根据这两个量的定义,不难看出,只要一种成分的摄入量在RDA和UL之间,就是充足安全的。通常,许多营养成分的RDA和UL之间都有相当大大的缓冲空间,比如钙,美国成年人的RDA值是1000毫克,而UL则是2500毫克。

  应该注意的是,RDA和UL值都是人为选定的。人们到底需要多少,能够忍受多少而没有副作用,无法确切知道。这些数字是不同国家的主管部门和国际组织根据公开发表的科学文献,按照各自对于“安全”以及“充足”的理解制定出来的。当有新的重要的研究结果发表,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这些推荐值和安全值就有可能修改。

  疾病风险

  对于碘的问题,毫无争议的是碘摄入不足会导致碘缺乏病,英文简称IDD,症状主要有甲状腺肿大、流产、婴幼儿及青少年发育迟缓等。

  而碘过量可能导致的疾病风险,目前的研究结果是在碘缺乏地区提高碘摄入量的一段时期内,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率升高。这种风险有多大呢?丹麦的一项研究结果是六年中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生率从千分之一左右上升到了千分之一点四左右。而中国医科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结果比这要严重。他们根据体内的某种激素水平的变化来判定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就是说,并非真的出现症状,而是无症状的早期激素水平变化,碘摄入量不足的地区发生率是0.2%,过量和超量的地区分别是2.6%和2.9%。

  对于缺碘地区因为提高了碘摄入量而增加的发生率,比较广为接受的看法是在若干年(可达1至10年)后会恢复原始状态。应该注意到,在中国医科大学的那项研究中,“疾病”的判断是基于激素水平的升高而不是真的出现症状,在足够长的时间之后激素水平是否会下降还不能做出判断;其次是发生率从0.2%增加到2.6%,也还是只有一小部分人。虽然说这样的一个增加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跟许多人传说的“吃碘盐会导致大脖子病”完全不是一回事。

(0)

相关推荐

  • 非"碘"型困惑:选加碘盐还是无碘盐?

    7月24日,新浪微博加V用户"健康教育何超"发布了一条微博:"[该不该吃碘盐,谁能告诉我?]16年前"全民加碘",今天广东人摄入碘偏高.甲状腺疾病上升 ...

  • 蔬菜中尼古丁可忽略不计

    近日,网上有传言"番茄中含有尼古丁",引起不少人的恐慌.专家表示,番茄中尼古丁的含量"微乎其微",基本可忽略不计.事实上,不只番茄,不少食物中都含有尼古丁. 除 ...

  • 洋奶粉还靠谱吗?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奶粉消耗最大的国家,但同时,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家长,像中国家长一样对奶粉忧心忡忡. 记者 黄祺 实习生 韩学玮 谁利用了公众焦虑 "六个品牌都不合格,其他的五个是哪 ...

  • 喝水美容法 喝得有技巧

    在护理皮肤时,通常是先补水再保湿,先用补水精华给皮肤以充分补水,深层滋养,然后再根据自己皮肤的性质来选择使用保湿乳液(中油性肌肤)或乳霜(干性皮肤),巩固形成肌肤保护膜,输入营养并锁紧水分.尤其是对油 ...

  • 搜店:尝鲜京城"吃音乐"的餐厅

    曾经风靡美国的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中,深受西维尔一家喜爱的比萨品牌 "棒约翰"--全球三大比萨品牌之一(Papa John's),将在北京新开6家分店.其中远洋国际餐 ...

  • 常吃橄榄油 有助降低坏胆固醇

    中国以其历史悠长的饮食文化而闻名世界,食用油更是中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用油的营养成分和健康功效也越来越关注. 日前,在国际橄榄理事会举办的"健康美味新生 ...

  • 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酱油醋不存在问题

    今天凌晨,记者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获悉:针对互联网上关于"酱油醋等调味品塑化剂问题"的传言,该中心随机采购了市场上销售的部分酱油.醋等食品,进行了应急检测,检测结果未发现异常 ...

  • 关于儿童牛奶中的食品添加剂

    专家解读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儿童食品没有明确规定,儿童牛奶可以按照普通食品生产与管理. <〈食品营养强化剂标准〉(GB14880-2012)问答>中第二十九条对儿童的定义有明确解释, ...

  • 白米饭营养比馒头差?权威专家解答4大争议

    争议一:到底是不是糖尿病的罪魁祸首? 世界著名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曾发表过一项针对中日美三国所做的研究结果:吃白米饭最多者与最少者相比,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55%.对于这一结论,很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