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芽和绿豆芽的营养食疗价值

  研究证明,黄豆发芽后,胡萝卜素可增加1~2倍,维生素B2增加2~4倍,维生素B12是大豆的10倍,维生素E是大豆的2倍,尼克酸、叶酸等物质也成倍增加。

  黄豆发芽后天门冬氨酸急剧增加,所以经常吃黄豆芽能减少体内乳酸堆积,有助于消除疲劳。

  绿豆芽的营养价值也毫不逊色,它不仅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

  绿豆芽、黄豆芽的不同功效

  虽然绿豆芽、黄豆芽均性寒味甘,但功效不同。

  绿豆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适用于饮酒过度、湿热郁滞、口干口渴、小便赤热、便秘、目赤肿痛等患者食用。黄豆芽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美肌肤的作用。

  下面介绍几种绿豆芽、黄豆芽的常见食疗方:

  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者出现小便赤热、尿频等症状时,可取绿豆芽500克,洗净,捣烂绞汁,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服。

  支气管炎:

  绿豆芽100克,香菜20克,猪肺1具,洗净后入锅中同炖,熟后加入调味品食用。

  便秘

  绿豆芽250克,洗净后用沸水焯一下,加入适量醋、盐、味精等调味品,佐餐常食。

  痔疮便血

  黄豆芽250克、海带25克、黑木耳30克,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熟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调味品,吃菜喝汤。

  咳嗽痰黄:

  如因热症致咳嗽、咳吐黄痰,或伴有咽喉肿痛、小便少而色黄、大便不畅者,可取黄豆芽500克,陈皮10~15克,加入适量水,煎汤代茶饮,可起到清肺热、除黄痰、利小便、滋润内脏之功。

  特别提醒

  黄豆芽、绿豆芽均性寒,冬季烹调时最好放点姜丝,以中和其寒性。与黄豆芽相比,绿豆芽性更为寒凉,容易损伤胃气,且绿豆芽的纤维较粗,容易滑利肠道导致腹泻,因此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责任编辑:骆丽萍 实习编辑:杨权芬)

最受欢迎饮食热文

12种昆虫食品

养颜多吃猪红

夏天养生食物

40种泡面吃饭

白菜打造美女

  • 温开水不为人知的五种妙用
  • 10种常见食物吃法需慎重
  • 每日三餐什么时间吃最利消化
  • 鸡蛋不能与哪些食物一起吃
  • 饭后不要做这些要命的事儿
  • 辨别常见水果的寒热性质
(0)

相关推荐

  • 黄豆芽比绿豆芽营养好

    从外形上看,黄豆芽的根粗壮,豆瓣厚,呈黄色,而绿豆芽根细,豆瓣呈浅绿色. 营养上,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相关数据,黄豆芽的蛋白质.维生素C.钙.钾.镁等营养素的含量要高于绿豆芽,而维生 ...

  • 黄豆芽 延年益寿的头号食物

    豆芽,或炒菜煮汤.或榨汁凉拌,一锅香辣的水煮鱼,尤其不能少它铺底.豆芽在很多人印象中可能是蔬菜中的"弱小子",形容一个人身材羸弱,都要说他"长得像根豆芽菜".不 ...

  • 益寿食物 黄豆芽第一

    豆芽,在中国老百姓餐桌上是最普通不过的蔬菜.或炒菜煮汤.或榨汁凉拌,一锅香辣的水煮鱼,尤其不能少它铺底.豆芽在很多人印象中可能是蔬菜中的"弱小子",形容一个人身材羸弱,都要说他&q ...

  • 黄豆芽润燥降火 3个秋冬去火必杀技

    方法1:保持均衡的饮食 上火燥热是因为秋冬气候寒湿.空气流通差.人们容易感觉疲惫乏力,甚至影响到心情和食欲.为了增加胃口,人们会吃得更咸.更辣来刺激食欲,便引起上火.为此,秋冬气候更应该注意饮食要清淡 ...

  • 营养炖品 海带炖黄豆芽

    "这道纯素的炖汤却也十分鲜香,自制的黄豆芽.新鲜的海带,都十分鲜美.整个炖品的营养也不容小觑." 主料: 黄豆芽1碗 海带100克 辅料: 蒜适量 小葱适量 水适量 色拉油适量 食 ...

  • 为什么黄豆芽是开春第一吃

    "唯此芽类白美独异,食后清心养身,具有'解酒毒.热毒,利三焦'之功",这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黄豆芽的推崇,谈到开春第一吃,在营养价值和保健养生功效上,专家首推的蔬 ...

  • 春季养肝正当时 试试黄豆芽大骨汤

    养肝的食物有很多种,富含蛋白质的食材是首选.今天教给大家的就是既清新又浓郁的菜式,黄豆芽大骨汤. 主题 黄豆芽大骨汤 原材料: 猪骨.黄豆芽.红萝卜.姜片.全贝干.葱花.盐.胡椒粉适量. 做法: 1 ...

  • 葱香脆嫩 葱炒黄豆芽

    "几根大葱让这道黄豆芽增色不少,黄豆芽富含各种蛋白质以及维生素,营养很是丰富,价格也很低廉哦!" 主料: 大葱三根 豆芽三两 辅料: 糖5克 生抽10克 盐30克 温馨提示: ①芽 ...

  • 滑爽口感 黄豆芽炒粉

    黄豆芽的茎比起绿豆芽来说更加粗壮一些,所以口感也会不同一点,而且其营养成分含量可是一点也不输给绿豆芽哦.黄豆芽的做法有许多种,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一款既可以做为菜,又可以作为主食的黄豆芽炒粉,采用到了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