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补别白吃了 记住五大伤胃时刻

  郑州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晴提醒,我们平常所说的“秋补”是指到深秋,在这个季节,首先应多喝一些滋阴润肺的粥类,并适当地添加一些银耳、蜂蜜、山楂、萝卜等食材。再者,建议多喝一些汤类,秋季进补不一定非要喝像羊肉汤这样火气较大的汤类,以鱼汤、鸡汤为宜。这些汤类可以适时地为身体补充一些水分,并起到润肺的作用。经历了漫长而酷热的夏季,由于人们频饮冷饮,常食冻品,对脾胃造成了一定的损伤,而秋季是养胃的好时机。但是大量入食补品,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难以承受,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

  因此,进补前要知道伤胃的五大时刻——

  吃:麻辣烫、烧烤、涮锅,消化科医生最忌讳的食物

  什么最伤肠胃?大吃大喝、不吃不喝、乱吃乱喝!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科主任高翔的门诊中,很多人都是因为这些原因造成肠胃不适来就诊的,吃,是影响肠道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麻辣烫、烧烤、涮锅等当今最流行的食物是消化科医生最忌讳的食物之一。

  “又辣又爽,很多人吃的就是那个劲儿,嘴上爽了,却全然不顾对胃肠道的刺激和破坏。”作为一名消化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钱家鸣坦言,自己“消受不起”这些美食,也从来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高翔教授经常开玩笑地跟病人说,粗茶淡饭最养生。“每个人肠道内的消化酶、菌群都有所不同,要根据自己的肠道状况选择合适的食物。有些人吃了玉米、地瓜、麦麸就会腹胀或拉肚子,那么,它就不适合你,饮食中少吃。对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建议制作‘饮食日志’,将食物和胃肠道症状记下来,可发现哪些食物适合吃,哪些要从食谱里剔除掉,对改善胃肠道功能有帮助。”

  思:肠子最怕焦虑,不良情绪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肠道除了负责消化食物,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70%的免疫细胞位于肠黏膜内,而且,肠道也被称为人体第二大脑,我们的情绪与心理状态都会影响肠道的生活和工作节奏。

  “胃肠道能感知我们的压力和情绪变化,长期不良情绪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高翔教授解释,“胃肠道和大脑相当于两块主板,胃肠道神经和大脑神经相互交流,如果长期紧张、焦虑、压抑、恼怒,大脑会将这些情绪通过神经传导到胃肠道,使胃肠道抑郁和焦虑,产生一系列不适症状。”

  一些人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过于紧张焦虑,甚至会引起肠易激综合征,顾名思义,就是肠子爱激动,腹痛、腹部不适及排便习惯改变会找上门来。虽然这种疾病的原因与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情绪会对肠道造成很大影响。

  “先进行自我情绪调节,如果不起效,进而使用药物治疗。先针对胃肠道症状进行功能性调节,如果不行,再求助于精神心理方面的药物。但都要在专业医生的诊断下,分等级、分层次进行治疗。”高翔教授说。

  睡:熬夜剥夺了胃肠道休息的机会,诱发溃疡

  熬夜的成本太高,除了造成免疫力下降、皮肤变差等,肠道也不能幸免。“消化酶分泌有早、中、晚周期,晚上是消化酶分泌高峰期。长期黑白颠倒,不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会打乱消化酶的分泌规律性。”钱家鸣教授强调,经常熬夜的人更易出现肚子胀、消化不良、排便不规律等问题。而且熬夜剥夺了胃肠道休息的机会,甚至会诱发消化性胃溃疡等。

  “不吃或不按时吃饭,胃酸没有及时被食物中和,过度分泌,会损伤胃黏膜,导致消化性溃疡。”高翔强调,尤其是有慢性胃炎或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人,按时吃饭很重要。如果条件有限,可随身携带苏打饼干,中和一部分胃酸,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泻:慢性腹泻超6周,就得怀疑炎症性肠病

  在很多人看来,拉肚子是小病,自己吃点抗菌药就行(造成腹泻的病因多样,很多不需要吃抗菌药),但若超过6周,务必就医,排查是否患有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北京协和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等多家医院专门设立了“炎症性肠病专病门诊”,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每周接诊的患者就有七八十名。“炎症性肠病发病率不高,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且治疗周期长,因此门诊中的患者越来越多。”高翔教授指出。

  堵:慢性便秘,要么不重视要么滥用药

  便秘不是大病,但很多人存在认知误区:要么不重视,要么滥用泻剂。我国慢性便秘患病率为6%-14%,但其中仅有少数主动就诊,很多患者都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找来各种“泻药”帮忙。

  “便秘不可长期服刺激性泻药或频繁使用开塞露。”钱家鸣强调。粪便干硬和肠道推动力不足是导致排便困难的两大主要原因,治疗也应在医生指导下,从缓到强,总用刺激性泻药,日久天长,一旦再发生便秘,会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

  而且,像三黄片之类的泻药以及排毒胶囊、减肥茶、果导片等都含有一种蒽醌类药物,是一种泻剂,长期服用还可能导致结肠黑便病,也就是肠黏膜出了问题,令肠道失去收缩功能,肠内储存的残渣无法排出,这样下去,甚至会引起肠黏膜细胞发生炎变,诱发肠癌。

(0)

相关推荐

  • 冬季调理好胃脾才易进补

    俗话说,"冬天进补,春天打虎",这就是说,因为冬天脾胃消化能力相对较强,吸收较好.所以,身体较虚弱的人冬天应加紧进补,做好来年的营养储备,来年才会精力好.力气壮,而且不会生病. 但 ...

  • 冬季进补五大注意

    一注意:因证而异 好多人对照着补品功能和自己的病症进补,认为这样一定不会差了.其实,这样也不科学.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不同补法.俗话 ...

  • 体虚男性 五大进补秘诀

    如今,"虚男"一词在生活中随处可遇到,有的是属于先天体质差的那种,有的则属于后天操劳过度而造成的.无论是哪种,我们都不可轻视.很多中老年男性有体虚的感觉,出现疲劳.夜尿频多.肢冷等 ...

  • 初冬进补花生的五大功效 暖胃抗衰造血

    暖胃 <本草纲目>说:"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对付霜降后高发的胃痛,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暖胃食物,如花生.南瓜.红薯.胡萝卜.甘蓝等,便可以达到养胃暖 ...

  • 5种"虚"女进补食疗方

    "虚"女1:熬夜女 常上夜班熬夜的女士由于用眼过度,易出现眼睛干涩.视物不清:身体违背生理规律及超负荷运转易导致身体疲劳. 进补原则:早餐要营养充分,以保证旺盛的精力:晚餐宜清淡, ...

  • 春季进补有讲究 三款药膳食谱最合宜

    冬去春来,到了春季,是不是就不宜进补了呢?其实并不是.春季可以进补,不过进补有讲究.今天小编先给大家说说春季进补有什么讲究,然后推荐三款适合春季进补的药膳食谱给大家. 春季容易发生头昏.血压大波动 由 ...

  • 坐月子进补避开三大饮食误区

    一.大补特补 产后为给产妇补充营养,并使她们有充足的奶水,一般家庭都很重视产后的饮食滋补.但要知道的是,大补特补既浪费又有损健康.因为滋补过量容易导致肥胖,肥胖会使体内糖和脂肪代谢失调,引发各种疾病. ...

  • 冬季进补宜选人参乌鸡养生煲

    冬季进补,绝对少不了人参.中医认为,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能,适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久病虚赢.惊悸失眠. ...

  • 女性秋季饮食进补 谨遵3步走

    女性保养问题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不仅需要外部护理,还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适量运动.饮食营养全面充足.尽量避免环境污染等,而不能仅仅依靠"面子工程":另一方面,吃补品不一定越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