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爱进食难道是厌食?

中医内科专家主任表示,若宝宝抗拒喝奶,妈妈可以先考虑宝宝是否因为喝奶过程中,喝进过多空气造成他胀气不舒服;或者辅食中加入如豆类等容易产气的食物,若妈妈经查看后确定宝宝有胀气的现象,可以藉由轻轻地以指腹按摩肚脐周围及肚脐相对应背部脊椎两侧等部位,帮他舒缓胀气造成的不适。
宝宝不爱进食难道是厌食?

宝宝不吃不喝的4种可能
可能1分心
许多宝宝白天的时间都在摸索世界,东摸西摸好动的不得了,等到睡觉时间了才想到要吃饭。因此规定用餐时间便相当重要,妈妈应以沟通的方式和宝宝确立用餐与玩乐的时间以及先后顺序。
可能2感冒
因感冒造成的食欲不振,会在感冒好转、痊愈后跟着改善。唯需注意感冒期间,宝宝的饮食应该更清淡,并且鼓励宝宝多喝水。
宝宝不爱进食难道是厌食?

可能3过敏
有时宝宝的食欲不振,可能是来自因食物引起的皮肤或鼻子过敏。不论家中是否有成员有过敏体质,都可以为宝宝做过敏指数检测,或进一步寻找过敏原,避免宝宝因过敏而胃口不佳。
可能4便秘
便秘(甚至是宿便)也是造成宝宝食欲变差的原因之一。若宝宝有便秘困扰,若改变饮食内容或是腹部按摩后仍无法解决便秘问题,建议妈妈应寻求专业医生协助,在解决了宝宝的便秘问题后,其食欲不振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宝宝不爱进食难道是厌食?

热量摄取不足 影响宝宝发育
宝宝不吃不喝等于身体完全没有接受到任何热量与营养,可供给宝宝健康生长,因此最大的影响在于热量摄取不足而导致宝宝发育不良。中医内科专家主任建议妈妈,应随时注意其生长发育指标是否有到标准值50%,若在50%以下就需特别留意,可到院寻求医生协助。
中医内科专家主任并特别指出,长期营养不良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脱水、体重变轻甚至影响到宝宝智力发展,为以防万一,仍建议家长,当宝宝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大减时就应先就医,由专业医生来判断宝宝的身体以及生长状况。
宝宝不爱进食难道是厌食?

改善方法
儿科专家建议妈妈,喂食胃口不佳的宝宝时,可以采用分段少量多餐的方式,并且添加适当的奶量在辅食中,让宝宝更易入口与消化,若上述方法都行不通,则建议妈妈带宝宝到院检查,可以藉由药物改善食欲。
中医内科专家主任并提到,假如宝宝必须分别由妈妈或长辈甚至保姆共同带,大人必须针对宝宝的饮食内容做一番讨论,主要两个原则为份量适中以及清淡饮食,口味不宜过重,不论太甜或是太咸都会影响到尚在发育中的宝宝的肾脏功能。

宝宝不爱进食难道是厌食?

(0)

相关推荐

  • 让宝宝远离夏季厌食

    现在孩子生活条件好了,各种营养食品多了,可儿童厌食却频频发生.特别是夏季,城市儿童厌食发病增多,不仅表现为食欲不振.胃口不开,就连平日喜欢吃的正常饭菜都变得没有胃口,而孩子并没有器官性病变.市中医医院 ...

  • 宝宝厌食罪魁祸首是冷饮

    炎炎夏日,冷饮无疑是最直接的降温食品,而且它们品种繁多,口味多样,往往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医生提醒,孩子如果经常食用冷饮,会出现食欲不振甚至厌食等症状,有碍发育. 据解放军302医院营养科梁有福医生表 ...

  • 让孩子不再厌食5大妙招

    让孩子不再厌食5大妙招 对确有厌食表现的宝宝,如果是疾病所致,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爸爸妈妈要给予宝宝关心与爱护,鼓励宝宝进食,切莫在宝宝面前显露出焦虑不安.忧心忡忡,更不要唠唠叨叨让宝宝进食. 1 ...

  • 孩子厌食偏食对发育十分有害

    孩子厌食偏食对发育十分有害

  • 厌食是哪些疾病的信号

    "民以食为天",食欲作为人生三大本能欲望之一,是五脏功能好坏的重要标志.而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脏腑的功能失常都可导致食欲不正常.因此可以说,食欲是健康的一面镜子. 正常进 ...

  • 宝宝不爱吃饭试试果茶山药

    妈妈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看到宝宝大口大口地吃饭,可是由于小儿脾胃虚弱,不爱吃饭是很多孩子让父母头疼的最大原因. 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建指出,宝宝不爱吃饭有很多原因,按照中医的理论来看,最主要是由于 ...

  • 多吃瓜果缓解夏季打盹厌食

    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天不但易犯困,而且容易厌食.夏天人的阳气充盈于肌表,内脏气血减少,胃肠功能减弱,人容易犯困.食欲不振,患肠胃疾病的人也比较多.这都是天热导致的脾胃虚弱,多吃瓜果梨桃可以缓解这种情况. ...

  • 夏天孩子厌食多吃醋

    夏季,因为天气闷热的缘故,孩子很容易出现厌食的情况.有个办法来改善孩子胃口,专家介绍,如果在做菜时添加一些香醋.米醋等佐料,可使孩子胃酸变浓增多,起到生津开胃.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从而增 ...

  • 腺体"堵"鼻子 儿童咳嗽又厌食

    核心提示:儿童出现厌食.长期咳嗽.打鼾要注意到耳鼻喉科排查有无腺样体肥大,必要时须做手术切除腺样体. 咳咳咳--孩子总咳个没完,到了秋冬季症状更是明显加重,让家长忧心不已.专家指出,二至九岁孩子有慢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