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升高血糖致肥胖?细数吃水果的利弊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人每天应当吃200-400克水果有助于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尽管水果和蔬菜的作用大多相似,但水果也有许多蔬菜没有的生物功能。
尽管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成分等营养素,对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但任何食物都有正反两面,在吃水果的问题上,也有不少科研结果认为水果中糖分含量较高,可能引起肥胖及生活习惯病等。该如何正确看待吃水果的问题?日本经济新闻撰文发表了日本专家的看法。
水果中的果糖并非健康物质
水果中含有的糖分大多数为果糖,果糖的特点是GI值低,即吃了以后血糖上升速度缓慢,因此,果糖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因为它不容易引起血糖上下急剧波动。但最近的科研结果证明,果糖会在肝脏中被转换为葡萄糖,实际上依然会引起血糖上升。同时,水果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果糖,同时也含有葡萄糖与蔗糖,也就是说,无论水果中含有多少营养成分,水果吃得过多也会升高血糖,进而带来高血糖、肥胖等不良后遗症。
尤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耐糖能力,所谓耐糖能力就是指人的身体代谢糖分并保持血糖值正常的能力,对于耐糖能力弱的人来说,如果吃过多哈密瓜、西瓜、梨等糖分含量高的水果,血糖值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然增高,且难以在胰岛素作用下降低,由此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而耐糖能力弱的人几乎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人们应当格外注意。
其次,在小鼠实验中发现,当喂食小鼠高果糖饲料时,小鼠出现多个肝脏中脂肪酸合成异常、脂肪代谢异常、肥胖风险增加的案例。过多摄入果糖很可能导致人体肝脏脂肪酸合成异常或内脏脂肪的增加,诱发生活习惯病等。
关注柑橘类·浆果类水果中的植物化学成分
尽管水果中含有大量果糖,各国营养学家依然推荐人们每天坚持摄入一定量的水果,这是因为水果中含有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植物化学成分。这些植物化学成分各有用途,如抗衰老、抗氧化等。
所谓植物化学成分,即指蔬菜和水果中天然含有的具有色、香或苦味的化学成分,如柑橘中含有的植物化学成分经过科学研究发现具有良好的抗癌效果。目前,营养学家推荐人们关注的是柑橘类和浆果类水果中含有的植物化学成分如:
柠檬苦素:存在于柑橘类果实和果皮中的苦味成分,具有抗癌和解毒的作用;
柠烯:存在于柑橘类水果果皮中的精油成分,能从遗传因子层面上预防癌症;
β玉米黄素:大量存在于温州柑橘中的黄色色素,具有良好的抗癌防癌效果;
柠檬素:主要存在于柠檬的果皮和果汁中,具有强抗氧化能力,能够预防大多数生活习惯病,还能抑制运动后乳酸的产生。
除柑橘类水果外,浆果类水果中含有的植物化学成分也非常丰富,如木莓中含有的花色素、蓝莓和葡萄皮中含有的花青素等,不但有利于护肤,同时也有利于护眼。
巧吃水果摄取充足营养素
水果容易升高血糖,但水果中也含有丰富的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只要将好的部分的作用放大并同时尽可能避免水果对人体的不利之处,就能够更好地利用水果为人体健康造福,正确的吃水果的方法就显得尤为关键。大多数人在吃水果的时候都会纠结到底要不要吃果皮、要不要吃籽等问题,日本专家认为,根据水果的情况进行不同选择有利于人们聪明吃水果。
以葡萄这种富含白藜芦醇的水果为例,白藜芦醇大多存在于葡萄的果皮之中,这是因为水果要抵抗紫外线的影响,必须将大多数抗氧化物质集中在皮部,以保证果肉的生长,因此在吃葡萄时,如果将皮弃而不吃,就会放弃大多数多酚、花青素和白藜芦醇等强抗氧化营养物质,同时也会损失一定的矿物质。此外,葡萄皮中含糖少而膳食纤维多,搭配葡萄果皮一起吃也能够有效缓解吃葡萄过后血糖上升的速度。
而像草莓这样的浆果,上面直接有小芝麻一样的种子,就不能囫囵吞枣一样吃,而要细细咀嚼,这样不但能够减缓糖分的入血速度,充分吸收水果中的营养物质,还能够刺激大脑产生饱腹感,进而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量,进而保证吃水果后的总能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