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上很多宝贝被扔掉了

  吃鱼前,必不可少的是刮鳞、开膛等步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告诉记者,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藏着不少学问,有些人可能扔掉了鱼身上的很多宝贝。

  鱼鳞。鱼鳞是鱼的外骨骼,富含胶原蛋白、钙、磷、卵磷脂等营养物质,同时还含有甲壳素这种膳食纤维。因为胶原蛋白会在70℃~90℃的温度下转化为可溶性的明胶,常见的吃法是将其制成鱼鳞冻。具体方法是:将鱼鳞刮下,洗净。下入放满水的锅中,加点醋,使水温保持在70℃~90℃的将沸未沸状态,小火慢炖。等鱼鳞慢慢融化,汤汁黏稠之后,关火,将其晾凉,置于冰箱冷藏成冻。食用时,将鱼鳞冻拌入调料即可。

  鱼骨。鱼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鱼刺,富含钙等微量元素,经过软化处理后,其营养成分会更容易被人体吸收。非常小的带骨小鱼要使劲嚼碎,进入胃里后,胃酸会将其鱼骨部分软化,促进钙、磷等营养物质的溶出。大鱼骨要吸它的骨髓,也就是鱼脊柱中的白线。此外,鱼骨还可以加醋熬汤,小火焖煮(2~4小时)。需要注意的是,用白水煮汤,鱼刺很难变软,多加点食醋焖炖,可利用醋酸的作用促进鱼刺软化。

  鱼鳔。鱼鳔里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对血脂控制有益。常见的做法是:将鱼鳔用清水洗净,和鱼一起清炖或红烧。

  鱼肝。鱼肝是鱼身体里储存多种营养素的地方,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D和铁等微量营养素,但其中的胆固醇和嘌呤含量也很高,不适合痛风患者。鱼肝和鱼胆相连,在清洗鱼肝时,别把鱼胆弄破。肝脏有解毒的功能,特别容易集聚毒素。食用前,应确定鱼没有受到环境污染。

  鱼肠。鱼肠含脂肪低,蛋白质含量不逊色于鱼肉。不过体积大的鱼的鱼肠才有食用价值,食用前要把里面的脏东西去净。因为鱼类所吃的食物都要经过鱼肠消化,所以它是鱼的身体里受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器官。如果对鱼的养殖环境不够放心,就不建议吃。

(0)

相关推荐

  • 鱼身上这几个部位最好别吃

    鱼身上这几个部位最好别吃 为了掌握鱼体各部位甲基汞的含量情况和规律,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超市和农贸市场上最常见的鲫鱼进行了研究.实验选取了市售400克.350克.200克.100克的鲫鱼,分别对鱼 ...

  • 挖掘"盐"身上的宝贝

    用食盐涂抹鱼身,再用水冲洗,可去掉鱼身上的粘液. 煲好糖水,加几粒盐,喝着更觉香甜. 削好的鲜菠萝放入盐水中浸一下,比较好吃.吃酸柑橙,加点盐,就不那么难吃了. 牛奶中少放些盐,不易变坏. 盐炒后放入 ...

  • 鱼身上四大部位含汞高不宜食用

    人人都知道鱼是一种健康食物,孩子吃了聪明,成人吃了有益心脏.然而,近几年,因为水体的污染,鱼类蓄积重金属的问题使人们开始重视吃鱼的安全性. 比如甲基汞,就是一种典型的通过鱼类摄入的重金属污染物.它主要 ...

  • 鱼身上最有营养几大部位

    鱼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容易消化,大家都喜欢吃.但是,鱼的各部分分别具有哪些营养,大家都知道吗? ★鱼肉富含优质蛋白,易消化吸收,脂肪含量低,还含有钙.磷.钾.碘.锌.硒等无机盐,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及 ...

  • 鱼身上的某些部位万万吃不得

    人人都知道鱼是一种健康食物,孩子吃了聪明,成人吃了有益心脏.然而,近几年,因为水体的污染,鱼类蓄积重金属的问题使人们开始重视吃鱼的安全性. 比如甲基汞,就是一种典型的通过鱼类摄入的重金属污染物.它主要 ...

  • 揭秘:鱼身上最有营养的几大部位

    鱼肉富含优质蛋白,易消化吸收,脂肪含量低,还含有钙.磷.钾.碘.锌.硒等无机盐,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等.鱼肉有暗色.白色肉之分,暗色肉含有较多的脂质.糖原.维生素.酶类等,味道较腥,如金 ...

  • 谨慎!鱼的这些部位别吃

    吃鱼前,必不可少的是刮鳞.开膛等步骤.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藏着不少学问,有些人可能扔掉了鱼身上的很多宝贝. 鱼身上5个宝贝不要扔 鱼鳞.鱼鳞是鱼的外骨骼,富含胶原蛋白.钙.磷.卵磷脂等营养物质,同时还 ...

  • 4个吃鱼坏习惯易致重疾

    4个吃鱼坏习惯易致重疾

  • 健脑长寿护视力!立刻吃鱼的九个理由

    保护视力.中央视网膜退化是老年人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而法国大规模研究发现,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可以降低因衰老导致眼睛黄斑变性的风险. 降低心脏病风险.在美国,心脏病仍是导致成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