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防毒"三步走
挑选环节
◎忌“新”
任何时候,最安全的选择都是顺应时节瓜熟蒂落的应季蔬果。逢年过节上市的反季节蔬果受化学品污染的几率要大得多。
◎忌“奇”
和寻常模样相比明显有异样的食材,肯定在生长过程中遭遇过非正常的影响。
◎忌“色”
食材每种颜色的呈现都来自于某种成分的存在。
烹饪环节
◎油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比较健康的烹饪方法是尽量使用蒸、煮、炖等方式,将家庭食谱中食物的烹饪温度限制在200℃以下,安全健康就会与你如影随形。
◎安从简出,尽量少使用调料
不用味精,少用盐,就是在为你和家人的安全、健康加分。
◎多用“安全卫士”
不要单纯地以为醋仅仅是调料,在烹调过程中尽量应用醋的杀菌作用。和醋一样协助我们保卫餐桌安全的调料还有很多,比如大蒜、姜等都是我们身边常用的“安全卫士”。
烹前环节
◎“泡澡”比“淋浴”好
科学测试,即便不使用任何洗涤剂,用清水漂洗而不是冲洗也可以清除掉蔬菜表面85%~90%的残留农药。因此买来的蔬菜去掉表面污物后,在清水中浸泡10~15分钟再进行冲洗,可以将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1厘米安全区
一些食材局部出现了变质,很多人简单地将有问题的部分去掉。其实最安全的方法应该是从需要去掉的外边缘再向外扩展1厘米的距离下刀,这样才能保证彻底地消除隐患。
◎先洗再切,而非先切再洗
很多人习惯先切后洗,这样一来不仅是强行将蔬菜体内大量水溶性营养物质逼迫出来,而且还有可能污染蔬菜。
(实习编辑:杨丽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