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补三伏不会"火上加油"

  因人施膳即“食补”。体质偏于气阴虚者,可适当选些甘寒益阴补肾之品,如,龟、鳖、鸭、鹅肉做菜肴,偏于阳气虚者可适当选用温性食品进补,如牛肉、鸡肉、羊肉等,以温中益气,填补精髓,增强体质。但由于夏季人体消化功能较弱,因此,除适当服食一些上述补品外,饮食宜清凉味淡,少食肥甘油腻厚味之品。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适当饮用一些保健消暑汤类是有必要的,但切忌过度贪食冷饮。

  辨证服药此为“药补”。阴虚体质者可适当服用一些滋阴清火、生津止渴之品,如西洋参、沙参、麦冬、五味子以及生脉饮等中成药。阳虚者,可选用鹿茸、龟龄集等中成药。气虚者可选用人参、黄芪等补气之品,即可适当调整机体偏差,又有“冬病夏治”的作用。

  节欲保精 此为“精补”。 酷暑盛夏期间,要适当节制性生活,防止过度耗伤肾精,降低机体抵抗力。

  谨防寒冷“三伏”之际,既要预防暑热,也要谨防贪凉受寒。在空调室时间不宜过长,睡眠之时空调的温度不宜调得过低,要注意室内与室外的温差不要过大,以防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引起手足麻木、关节疼痛、口眼歪邪等病。

(责任编辑:王健淇)

(0)

相关推荐

  • 夏补:小银鱼汤

    原料: 小银鱼.大白菜. 辅料: 香菜末.葱.姜.蒜. 调料: 盐.麻油.糖.老抽.醋.胡椒粉.水淀粉. 做法: 1.锅内倒入少许油,油温上升即倒入酸末.葱.姜末翻炒,然后倒入水: 2.放入干净的白菜 ...

  • 大暑节气饮食有哪些禁忌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 ...

  • 四季皆宜的黑米养生粥

    众所周知,黑米是我国古老而名贵的水稻品种,相传距今2000多年前的汉武帝时,便由博望侯张骞首先发现.中医认为,黑米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古农医书记载黑米有"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 ...

  • 清汤燕窝的由来

    素有"食界无口不夸谭"美誉的官府菜肴谭家菜"长于干货发制"."精于高汤老火烹饪海八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在所有谭家菜的头菜中,清汤燕窝和黄 ...

  • 宝宝夏日饮食应遵守8大纪律

    夏日饮食8大纪律 夏日炎炎,天气闷热,宝宝可能出现胃口变小.食欲不振的情况,而贪吃冷饮冷食更容易引起肠胃不适,为了宝宝的饮食健康,妈妈一定要遵守这8大纪律. 纪律1 宝宝拒食有原因 宝宝对吃的兴趣一般 ...

  • 苦夏或是脾虚 五个征兆说明该补脾了

    夏季气温升高,人们易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有时甚至没有食欲,体重下降.很多人将这些症状称为"苦夏".其实,这些症状并非由于夏季炎热导致胃口变差,有时可能是因脾虚引起的.当出现以下这 ...

  • 夏秋之交鸭肉进补正当时

    鸭是人们秋天进补的优良食品.鸭肉的营养价值与鸡肉相仿.但在中医看来,鸭子吃的食物多为水生物,故其肉性昧甘.寒,入肺胃肾经,有滋补.养胃.补肾.除痨热骨蒸.消水肿.止热痢.止咳化痰等作用.凡体内有热的人 ...

  • 夏日清热袪火食补绝招

    "去火"成为女性在夏日是必备功课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现在这些症状被统称为"夏季情感障碍& ...

  • 夏爱出汗女性应多吃黄豆补钾

    闷热的夏天,一不小心就会"挥汗如雨".出汗就是流失水分,于是很多人首先想到了补水.不过,随汗液流失的,除了水,还有人体健康必需的钾. 钾是人体内重要的营养成分,也是重要的电解质,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