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看待黄酒中的"致癌物"

  6月15日,香港媒体根据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检测结果披露出,16款黄酒饮品中含有氨基甲酸乙酯(EC)。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评估,EC为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2A类)。那么这种物质的致癌风险究竟有多高?香港有关专家表示,以黄酒中EC的含量,即使喝到酒精中毒,EC都未必达到对健康造成伤害的程度。

  根据媒体报道,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在对酒精饮品的测试中发现,一款绍兴酒样本的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最高,达每千克0.26毫克,根据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这种物质的评估,EC被列为第2A组(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

  针对黄酒中含有致癌物的问题,国家黄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日前对酒类中EC含量作了说明。说明称,EC为自然发酵产生的一种衍生物,并不仅仅存在于酒类中,在其他发酵食品如腐乳、面包、酱油之中也存在。中心同时也表示,酒类中的EC含量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教授吴志刚表示,判断一种物质是否致癌主要应该看两个条件:一方面需要看这种物质在国际癌症机构的评级结果,另一方面则要看该物质在食品中的含量。

  国际癌症机构通常将有足够证据证明其致癌性的物质划分为一类致癌物,如甲醛、二恶英等;将有有限证据支持其存在人体致癌可能性,但有一定证据证明实验动物致癌性的物质划分为二类致癌物。也就是说,像EC这样被划分为二类致癌物的物质,目前只有证据证明在动物实验中可能会增加癌症的几率。

  另外,目前对于化学致癌物的危险评价也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对化学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确定该物质是否有致癌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则是对致癌的剂量以及摄入方式进行判断。从这两个方面推算出致癌物的危险度,以及人体可以接受的剂量。这些化学物质往往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所以消费者对待致癌物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恐慌。

(责任编辑:王健淇)

(0)

相关推荐

  • 清肠排毒小菜--紫甘兰拌茭白(怎样看待蔬菜中的农药)

    清肠排毒小菜--紫甘兰拌茭白(怎样看待蔬菜中的农药) 让我们一起吃得营养健康又安全! 先来点深色叶菜吧,偶尔吃点茭白,真的不必担心哦~~~ 原料:紫甘蓝.茭白.彩椒. 调料:盐.香油或橄榄油.糖.醋. ...

  • 除去食物中的致癌物 健康饮食从此而生

    虽然我们的医疗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很多吃出来的疾病,也是让我们防不胜防.生活中,我们哪个人不经常接触这些腌制食品呢?超市里或者是任何的传统食物市场里,腌制品食物是随处可见的.而且有一件很奇怪的事 ...

  • 小心饮食中的致癌物

    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和疾病的关系早已在医学研究中得到了证实.许多我们每天都吃的东西,恰恰是被忽视了的致癌物质,如果不多加小心,毒素日积月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常常是难以预料的. ...

  • 如何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

    要从选择这些特殊风味食物的同时,搭配些高维生素含量的生鲜蔬菜水果是很必要的:另外从荤素搭配角度也需要勿忘生鲜蔬菜水果. (1)咸肉.香肠等肉制品,在过去是用来贮藏重要手段之一,现代在城市更多的将其看了 ...

  • 吃烧烤防致癌物的方法

    吃多了烧烤食物容易致癌.烤肉中的致癌物是如何产生的,能否避免或者减少吗? 烤肉中的致癌物有两类:一类叫做"杂环胺",另一类叫做"多环芳烃".杂环胺形成的前体物是 ...

  • 火腿和酸奶同吃产生致癌物?

    火腿与酸奶同食可致胃癌,这个说法您听过么?最近它在网上流传得挺火,还有电视媒体到处传扬,杂志报刊也没少渲染.然后问问,您信吗? 不管您信不信,反正大部分人是信了,因为它的说法实在听起来相当" ...

  • 揭秘两款长寿"养生汤" 绿茶.黄酒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欣佚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黄酒源于中国,与葡萄酒.啤酒并称世界三大酿造酒.多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我国黄酒产地广.品种多,尤以今苏南. ...

  • 薯条含有致癌物?吃薯条真的会致癌吗?

    7月8日<消费者报道>刊登出一篇名为"三大洋快餐检测报告一:薯条中可能致癌物含量肯德基高于麦当劳"的报道.文章以可能致癌物-丙烯酰胺作为安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肯德基 ...

  • 牛奶越浓越好?不科学!

    牛奶越浓越好?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