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食品补钙效果好?健康食品未必真健康

  “非炸”食品真没油吗?

  不少薯片、饼干、膨化食品都号称是“非油炸”,采用了烘烤的加工方式。这让很多人以为,非油炸食品不含油,所以更健康。营养学专家表示,非油炸食品确实比油炸的好一些。首先它含油更少,其次是没有经过高温油炸,致癌物少。但非油炸食品只是加工时不用油炸,不代表不含油。比如有些食物烘焙时也需要刷油,才能保证其香酥脆的口感。非油炸食品的脂肪含量仍然较高,吃时应该控制量。每天吃几口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每天来一大袋,油脂摄入还是会超标。

  糖”食品真没糖吗?

  包装上写着“低糖、无蔗糖”的食品,最受中老年人、糖尿病病人以及肥胖者的青睐。这类产品主要包括糊粉类食品、饼干、点心等,号称糖尿病病人可以放心食用。其实,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陷阱。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很多人选择无蔗糖产品是为了控制血糖。然而,能让血糖快速上升的,不仅仅是蔗糖成分。以淀粉为原料的糊精、麦芽糊精、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哪一个的升糖效果都不逊色于蔗糖。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你会发现,在那些宣称“无蔗糖”的产品中,这些配料时常出现。糖尿病病人如果吃多了这类食品,后果会非常严重。从营养价值来说,无蔗糖的也不会更好,因为去掉蔗糖后,很多食品会换用淀粉、糊精、油脂等。还有一些食品,比如无糖汤圆、无糖糕点等,因为主料是粮食谷物,所以淀粉含量较高,吃完后同样会升高血糖。

  “零脂肪”乳品不会引发肥胖?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材,总想着控制脂肪的摄入。因此,一些商家也在很多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宣传中,打出了“零脂肪”的口号。然而在这类饮料的营养成分表中,却明确标明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或“能量”一栏不为0。

  专家表示,一般在“零脂肪”饮料的配料表里,都能找到白砂糖、葡萄糖的身影。有的白砂糖含量仅次于水,比脱脂奶粉还多。而含糖多的食品,就算真的零脂肪,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也可能转化为脂肪,摄入过多时会引发肥胖、高血脂等问题。换句话说,既然含糖,那么所谓“零脂肪”也就没有意义了。此外,天然食物成分中,只有脂肪是有香味的,当饮料去除脂肪后,就必须添加更多的香精才能获得良好的口感,而香精却很不健康。

  “高钙”食品补钙效果好?

  补钙理念的深入人心,让很多食品打起了“高钙”的旗号。除奶制品外,一些零食,如饼干、海苔等也加入其中。

  有关专家表示,食品标注“高钙”字样,并不见得含钙量就高;即使真的达到了“高钙”标准,想借此起到补钙作用,也不太可能。因为多数食品中添加的是碳酸钙,这种钙在人体内的吸收效果并不理想。在牛奶中加入过多的钙、铁、锌等无机盐后,如果不能很好地被吸收,反而会对人体肾脏以及消化系统造成很大负担。高钙饼干等更是“噱头”大于功效。因为钙的吸收效率与其他营养物的配比有很大关系,一些饼干虽然含钙量高,同时脂肪含量也很高,这种情况下,钙就很难被人体吸收。

  “高膳食纤维”食品更健康?

  现代人大多严重缺乏膳食纤维,所以在饼干、甜点等零食中,“高纤维含量”的宣传便“应运而生”。

  营养专家范志红提醒,这些食品中的确有纤维存在,但大部分已经失去原有的功效了。因为粮食、豆类中主要含的都是不溶性纤维,“粗糙”是其价值所在。不过,因为很多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口感,食品加工时,商家会加入油脂以起到“润滑”效果。纤维越高的产品,通常脂肪含量也越高,且因为饱和脂肪软化纤维的作用更出色,所以高纤维零食中氢化植物油或黄油、猪油等动物油的含量也非常高,最终让它们的健康价值消失殆尽。

  “零热量”真的靠谱吗?

  凡是标明“零热量”的食品,现在都会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台湾《康健》杂志近期刊文称,这些零热量产品里面所含的化学物质,可能才是导致发胖的元凶。

  零热量产品,如饮料、果冻等,通常会使用人工甜味剂代替蔗糖。而美国普度大学在《行为神经科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发现,食用替代糖的试验组,最后反而吃得过多,体重增加也较明显。因为人工甜味剂会让人忘记自然甜度的味道,干扰体内控制热量的能力,身体会不自觉补充更多热量。台湾营养基金会执行长吴映蓉称,零热量是指每100克食物所含热量不应超过4卡,因此准确地说,“零热量”并非毫无热量。一旦消费者放松戒心大吃,时间久了就会有累积效应,同时摄入过多的色素和香料等。

  “全谷物”更有营养吗?

  打着“全谷物、纯谷物”等字眼的速溶饮品,号称含有精选营养谷物,可补充纤维素。对此,有关专家却指出,拿来磨成粉的谷物,大多属于等级较差、成本较便宜的原料,例如碎米或存放比较久的谷物等。它们经过加工、磨粉后营养素很容易流失,如果要靠它来弥补摄取全谷物的不足,并不实际。另外,纯正谷物指的是没有经过精制,仍保有糠层、麸皮的谷物,它们就算被磨成粉,也应保有原来的麸皮、胚芽比例。但现在,很多宣称健康的全谷物速溶饮品,并不标示麸皮的比例,成分里占最多的却是黑芝麻、松子等坚果以及黑豆、花生等,和全谷物其实没多大关系。

  最后,专家提醒,消费者应该学会看包装上的食品标签。一般来说,配料表中排在最前面的成分,含量是最高的,比如一包薯片,如果其配料表上先是“马铃薯”,然后是“植物奶油”“天然油脂”等,那么这包薯片的热量绝对低不了;除了看配料表外,还要看食物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这个表格更直观地标明了食物所含热量,以及各种主要营养素的含量;最后,食物的加工方式也要留意,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我们要挑选那些加工温度低、加工过程简单的食品。

(0)

相关推荐

  • 快餐族少钙 聪明补钙讲效率

    健康不少"钙"!现代人生活忙碌,造就了上班族和莘莘学子餐餐外食的饮食习惯,长期外食容易导致营养摄取失衡,钙质摄取不足比例高达8成以上,可能会影响骨骼正常成长发育和降低骨本的存量,因 ...

  • 宝宝要不要补钙 怎样补钙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钙摄入量为:0-0.5岁:300毫克/天:0.5-1岁: 400毫克/天:1-3岁:600毫克/天.如果这个目标量可以通过婴幼儿的日常饮食达到,就不必额外补充钙制剂,这是一 ...

  • "高钙"食品含钙量被夸大 标签标准将被规范

    "请问,您这高钙奶粉的'高钙'到底体现在哪儿?" "您可以看标签,上面有成分含量." "这高钙奶粉和普通奶粉营养成分差不多,凭什么叫'高钙'?&quo ...

  • 豆浆是高钙食品?盘点那些坑过你的补钙误区

    现在越来越多人关注自己的骨质情况,主动服用补钙品的人很多.可是,却很少人知道正确从膳食中补钙的方法,甚至很多信以为真的补钙方法却是错误的,结果却更加妨碍了钙的吸收.这些常见的补钙误区,哪个坑了你呢? ...

  • 虾皮含钙高常吃可补钙

    虽然没有鲜虾亮丽的色泽.饱满的肉身,虾皮却因为其便宜实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和前者一样"声名鹊起",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健康食品". 和大家想的不一样,虾皮并 ...

  • 食话实说第37期:补钙会不会导致结石?

    往期回顾 第36期:西瓜吃太多会导致身体缺水吗?第35期:吃反季水果不会伤身体第34期:乱喝中药茶不能养生反伤身第33期:"无糖食品"真的不含糖?第32期:"科学食谱&q ...

  • 揭秘最有效廉价的补钙法

    [最佳补钙奖]牛奶.豆制品.虾皮.坚果.蔬菜 只要能够正常进食,从天然的食品中获得钙,是最为推荐的补钙方式,这是因为天然食物中的钙最易为人体所吸收利用.牛奶和豆制品中的钙含量最高;其次是连骨一起吃的小 ...

  • 蔬果补钙补出一身好"骨"气

    蔬果补钙补出一身好"骨"气

  • 绕开补钙误区 教你给孩子正确补钙

    近年来,随着家长对孩子营养的关注度的逐渐提升,"补钙"这个话题慢慢地浮上水面,成为众多家长重点关注的对象.看着补钙市场有利可图,不少商家就在各种产品上打起了"儿童补钙&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