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怎么炒?汤怎么炖?院士数字化美食很精确

  菜该怎么炒?汤该怎么炖?菜式怎么搭配才健康营养?这些平常家庭主妇研究讨论的问题,昨天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一一解答。

  钱旭红院士昨天表示,在养生文化盛行的今天,食物的营养、能量及食物之间的搭配,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可以用科学的态度告诉大众“吃多少才合适,怎样吃才健康”,教会人们饮食中“量”与“搭配”关键所在。

  健康烹饪小常识

  凉拌

  洗一洗就可生吃的蔬菜包括胡萝卜、白萝卜、番茄、黄瓜、柿子椒、大白菜心等。

  焯一下再吃的蔬菜包括西兰花、菜花、菠菜、竹笋、茭白、马齿苋等。

  莴苣、荸荠等生吃之前也最好先削皮、洗净,再用开水烫一下吃。

  不是所有蔬菜都可以凉拌,含淀粉的蔬菜,如土豆、芋头、山药等必须熟吃,否则其中的淀粉粒不破裂,人体无法消化吸收。

  扁豆含有大量的皂甙和血球凝集素,食用时若没有熟透,会引发中毒。

  鲜木耳和鲜黄花菜含有毒素不可食用。

  

  炒菜前,蔬菜不要“先切后洗”,因为这种做法加速了维生素C的氧化和可溶物质的流失,降低了蔬菜的营养价值。

  热锅凉油是最好的炒菜方法,油面应正好泛起波纹,油温在200摄氏度以下,放入葱花不会被炸糊。

  食盐和味精要出锅时再放,因为食盐中的碘和味精遇热会分解。

  炒菜时“勾芡”、“挂糊”也有益于防止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损失。

  煮菜汤也应等水煮沸后,再将菜放入锅中,避免长时间地熬煮。

  肉鱼蛋类食物经烹调加工处理后,其营养素含量,除部分维生素外,一般变化不大。如炒肉、炒蛋(包括荷包蛋),其维生素B1、B2等损失极小;特别是维生素B2在炒猪肝时,几无损失。

  清炖、红烧、卤制肉类时,维生素B1与B2损失较大。

  对容易熟的绿叶蔬菜或需切丝的蔬菜来说,一般煸炒三四分钟便足够了。

  土豆、胡萝卜、萝卜、茄子、豆角和肉类一起炖时应当切较大的块,在肉煮熟之后加入蔬菜块,再稍炖一会儿就已经十分软烂了。

  煮食蔬菜时,汤中最好有少量的油,以增强保温作用,可迅速地把蔬菜烫熟,同时也有助于胡萝卜素被吸收。

  蔬菜炒好后,如不马上吃,宁可让其冷却,吃时再重新加热,因为蔬菜放在锅中长时间保温,会损失更多的营养成分。

(0)

相关推荐

  • 宴客菜"鸡茸炒银耳"

    宴客菜"鸡茸炒银耳" "银耳",在中国的饮食历史和饮食文化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他自古就被人们列入"八珍"之列,同燕窝.熊掌.猂鼻.飞龙鸟等齐名 ...

  • 用陈皮炖出来的羊肉很不一般:[陈皮萝卜羊排汤]

    今天要写的--是清炖萝卜羊肉汤. 这一次的版本最清淡,也最醇厚.除去,姜,大葱,料酒这些炖羊肉必备调料,我另外加了几片陈皮.虽然只有小小的几片,但是炖出来的羊肉真的大不一样,有一股很特别的馨香.而且也 ...

  •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碗最温暖的汤-花菇炖鸡汤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个最亲切的菜,一碗最温暖的汤吧:这个菜这碗汤往往不是出自餐厅里,而是家人亲手做出来的.夜幕降临,城市中每个亮着灯光的厨房,都是一个温暖的屋檐.我心中最温暖的汤,是从小到大妈妈亲手煲 ...

  • 冷热食均可的三道清肠刮油黄豆菜-黄豆炒咸菜

    十五之后,我一连上了三道用黄豆做原料的菜:一道葱拌豆儿,一道雪里蕻肉末炒黄豆,还有这道黄豆炒咸菜,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简单,好吃,家常,实用,冷热食均可. 配上白粥,开胃下饭,风味绝佳,对于节后清理 ...

  • 江南帮除夕年夜聚财菜--荠菜炒冬笋

    在这岁末时节,本想忙活了一年,该休息休息了,不料美食江湖突然风起云涌,在那个留美筒子的一手策划下,江湖上帮派林立,硝烟四起.偶有幸被江南帮收归旗下,可偶整日惶惶不安滴.你想偶这一弱女子,没有一身好功夫 ...

  • 最不容错过的一道春季祛火菜---清炒紫菜心

    最不容错过的一道春季祛火菜---清炒紫菜心 得嘞!单位的小美女不爱搭理人,回家的某人永远捂着腮帮子一副爱答不理的架势,全是上火闹的!大春天的咱来点祛火的时蔬. 原料: 紫菜心.红彩椒.大蒜. 做法: ...

  • 有菜又有汤--上汤米苋

    有菜又有汤--上汤米苋 原料: 青苋菜300克.杏鲍菇1个.皮蛋1个.大蒜2瓣. 调料: 盐1茶匙(5克).油1汤匙(15ml).鸡精1/4茶匙(1克).(汆烫用盐和油不在此调料中). 做法: 1.苋 ...

  • 娃娃菜棒骨汤

    材料: 娃娃菜.五花肉.棒骨.辣椒.尖椒.红枣.枸杞.葱.姜.老干妈辣椒酱. 娃娃菜棒骨汤 步骤: 1.先将棒骨凉水下砂锅煮上十分钟,将逼出的沫子取出.然后下葱和姜,枸杞,大枣继续熬20分钟. 2.同 ...

  • 经济实惠的排毒菜--猪血豆腐汤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排毒"成为了维护身体健康与平衡的新观念. 枯燥的生活.紧张的节奏.缺乏锻炼.不科学的饮食.不合理的卫生习惯等等, 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导致身体内部毒素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