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萝卜夏吃姜]前言
古有“民以食为天”,到了现代,很多人以“吃货”自居,吃,已经从简单的生存需求演变成了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我,就是这吃货大军里的一员。
工作之余,经常窝在厨房里倒腾家里的厨具,做出各式各样的菜式,并宴请亲朋好友前来评头论足,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大消遣,对这种吃的方式乐此不疲。
研究生毕业以后,我先后在国内知名的健康杂志社和健康网站担任编辑,在工作中采访过国内众多知名的医生、健康专家,也接到过许多读者、网友关于疾病、饮食调理的一些咨询,这些工作经历渐渐地提高了我对吃的追求:怎么吃才最健康?降温了吃什么食物最取暖?春天犯困吃什么能提神?天气炎热吃什么解暑又不伤胃?这成了近年来我在厨房里捣鼓厨具、食物时思考得更多的问题。
在饮食养生盛行的今天,个人认为,吃,尽管是一种享受,会吃才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即要根据我国多年沿袭下来的二十四节气来安排自己的饮食,二十四节气不仅能准确反映天气变化,还与我们的人体息息相关。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根据节气的变化来安排饮食,能更好地调理体内的气血运行和脏腑活动,从而起到防病保健的效果。我们在生活中常听到“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上了街,药铺取招牌”便是最熟悉的例子。
“地利”,即要在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在的处所的气候来做出调整,中国地大物博,在同一时刻,当哈尔滨人欣赏着雪景吃着火锅时,说不定广州人还穿着短袖喝着冷饮,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做出适应的饮食调整。
而“人和”,则是指个体的差异,这也是我写这本书时很深刻的感受,在广东,煲汤养生文化盛行,然而“一锅汤全家人喝”却成了大家饮食养生的一个盲点。即使是一家人,每个人的体质也会千差万别,对母亲的身体有食疗效果的药汤,也许对父亲完全没效果,甚至会起到反效果。因此,顺应二十四节气变化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再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合理的饮食安排,才是真正的科学饮食,才是一名聪明的吃货。
每个节气都顺应着大自然的安排,每种食材都有着它们自身的特性,请正确地选择合适的食材做出美味的菜肴,从而辅助调理我们的身体,需要注意的是,食物只能辅助预防、治疗疾病,当身体感到不适时,最好要及时就医。
这本书,正是在我研读了众多养生专家的医学著作,加上对网友饮食爱好的了解下而诞生的。全文以二十节气为主线,首先介绍了每个节气的气候特点,人们在此时常出现的一些小毛病,应当做何种重点的预防措施,接着着重介绍了在每个节气比较适合食用的几种常见的、有代表性的食材,最后教大家如何选购食材、几款烹饪出美味佳肴的菜谱,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对应时适季的饮食应该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本书能顺利面市,我要特别感谢的领导和同事们在工作上对我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我的同事徐晓宇,在我编书期间,她利用自己的日语特长查找了很多最新的国外饮食和保健等资料,为这本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还要感谢湖南科技出版社对我的肯定以及付出的心血。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照顾,以及我刚出生的宝宝昊天,在我每次写书感到劳累时,他在我肚子里都会很乖很懂事,给了我写作的灵感和动力。
在此,我衷心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成为健康又智慧的吃货,吃得健康又快乐。由于我水平有限,且时间仓促,难免有谬误之处,恳切希望各位读者批评。
王健淇
2013年1月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