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防病:三粥美味又治病

  入春以后,风成为春季的主气。风邪多从人体的皮毛而入,是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常为寒、湿、燥、火(热)等邪病的先导,故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

  因此,春季里如果能有效地阻止风邪引发的风寒、风热和风燥,就能使机体免受旧病或新疾的侵扰。我国古代医辑《千金方》中记载:“春时宜食粥”。本文为读者推荐三个粥方,如能常食之,定可起到防病和保健的作用。

  地黄粥

  原料:鲜地黄5 000克,白蜜、粳米、酥油各适量。

  制作:地黄洗净捣汁,每500克汁加入白蜜120克,熬成膏状收贮,封好,每次用10克。将粳米约50克煮粥,粥熟时加入地黄膏10克,酥油少许。于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滋阴,养血,润肺。适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咯血,阴伤便秘等症。如为补肾肺用,可在粥中放入熟羊肾,切碎同食;如在粥中加花椒、姜则有温中祛寒、回阳通脉之效。

  防风粥

  原料:防风12克,葱白2克,粳米60克。

  制作:将粳米洗净加水适量煮成稀粥,加入防风药液(提前煮好),葱白(洗净切碎),文火稍煮,调味食用。

  功效:辛温解表,祛风散寒。适用于外感风寒湿邪重者,症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周身酸痛等。因其能发表、祛风除湿,所以可用于老人周身骨节疼痛、头痛目眩等症。食用时忌油腻、生冷之品。调味宜清淡。风湿热痹症者不宜食用。

  紫苏粥

  原料:紫苏叶6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沙锅内加入适量水,放入紫苏叶,煮沸1分钟,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另行烧水,加入粳米煮粥,待粥熟时,再加入紫苏叶液和红糖,搅匀即成。

  功效:紫苏叶味辛,性温,有散寒解表、行气宽中、解郁化痰等功效,能扩张毛细血管,刺激汗液分泌而发汗,其浸液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紫苏叶与粳米同煮,有和胃、散寒、解表作用。对于体弱者、偶感风寒者有效。风热感冒、体实或咽喉肿痛者不宜食用。

(实习编辑:张曼)

(0)

相关推荐

  • 春季防病多喝三种粥

    入春以后,风成为春季的主气.风邪多从人体的皮毛而入,是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常为寒.湿.燥.火(热)等邪病的先导,故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 因此,春季 ...

  • 春季喝三种粥预防传染病

    入春以后,风成为了春季的"主气".风邪多从人体的皮毛而入.因此,春季如果能有效阻止风邪引发的风寒.风热和风燥,就能使机体免受旧病或新疾的侵扰.我国古代医书<千金方>中记 ...

  • 春季养生三补:神补.食补.药补

    舒畅情志用神补 春天是精神病患者易发病季节.一般人也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多梦.思维活跃而难以集中,出现困倦乏力.精神不振等"春困"症.尤其年老体弱多病者,对不良刺激承受能力差,春季常 ...

  • 骨质疏松多喝"三粥"

    羊骨粥:羊骨100克左右.粳米100克.细盐少许.葱白2根.生姜3片.取新鲜羊骨,洗净槌碎,加水煎汤,然后取汤代水,同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稍煮沸即可. 药物功效:可起到补肾健骨作 ...

  • 老中医告诉您哪些鱼既美味又治病

    鱼类是很好的养生保健食品.很多人认为,吃鱼比吃肉更养生.专家指出,鱼是水生动物,它含有丰富的卵磷脂,以及其所含的蛋白质比肉类动物的蛋白质质量要高一些,因此,相对于吃肉,吃鱼更养生.另外,鱼全身都是宝, ...

  • 鱼全身是宝 哪些鱼美味又治病

    鱼全身都是宝 我们都知道"吃哪补哪".也就是说,"吃眼补眼".这个说法有道理吗?专家指出,鱼的精华就是鱼眼睛.吃鱼眼睛,对小孩子眼睛发育.明亮程度有很好的作用, ...

  • 春季养生"三补"

    神补 春天是精神病患者易发病季节,一般人也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多梦.思维活跃而难以集中,出现困倦乏力.精神不振等"春困"症状.尤其年老体弱多病者,对不良刺激承受能力差,春季常多愁善感 ...

  • 春季养生三种水不能少

    春困.春燥这些都是人们在春季里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该怎么办呢?合理的饮食能为我们解决这些属于春季特有的烦恼.如茉莉花能消春困.蜂蜜水能润燥.鸡汤能祛春寒等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春季养生吃什 ...

  • 赶走亚健康的三款美味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目前有约70%的人不同程度地生活在亚健康状态下.这些人常感到食欲不振.头痛.失眠.心绪不宁.精神萎靡.疲劳.健忘及性功能障碍等,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器质性病变.选用食疗是调整&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