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200年历史的泉州和台湾知名小吃美
面线最早是源自泉州一带的 “面线糊”小吃,据说至今有200多年历史。此物洁白、细如雨丝、精致小巧,可加入丰富食材做主食,也可做为点心小吃。不同于普通面条耐久煮的特点,面线入锅易熟,讲究糊而不烂,糊而不乱的技巧。
虽然是纯高筋面粉制成的手工面线,但在口感上丝毫不输给面条,不仅好吸收,还丝丝顺滑。倘若用淡菜、虾或干贝熬煮高汤再下肉、肝、腰、猪血等物,更是能登上酒宴待客的名点。每年我们家人在厦门的聚餐,就会在老牌的酒楼点一份正宗的厦门口味面线糊糊,看似不起眼的一锅,却极其受家人和孩子喜爱,年长到百岁老人,幼童如刚长牙的婴孩都爱不释口,缺少了面线糊的开场白,就不算完美的一次聚餐。家常菜做法大全
在台湾,面线也是最为普遍的小吃,无论大街小巷都能觅其踪影。
如果你有幸闯入一些老店品尝面线糊,它的传统做法,是以大骨高汤为底,加冰糖、柴鱼等呈现汤底的清淡甘甜口味。每日采购特大蚵仔,少量进货而维持绝对的新鲜度。大肠以白醋清洗后加香料卤制得Q劲有嚼感,加入煮好的面线中,口感浓郁,香味十足。面线糊早已成为台湾同胞最爱的小吃,人们喜欢将它当成早餐或者夜宵食用,好吸收且营养丰富。因为靠海,金门的面线糊都加入新鲜海蛎,台湾也是,所以大部分面线糊都叫做海蛎面线。
台湾的面线糊与福建略有不同的就是颜色上的分别,一种偏红,一种偏黄,面线有粗有细,口感上清淡细腻。只是如今闻名的台湾红面线已经很难寻觅,据说做成蚵仔面线可以冬季热吃,夏季凉吃,也有别样吃法,就是将面线糊整碗浇在白米饭里,如同“鲍鱼捞饭”。时过经年,即使我们已经白发苍苍,几十年的老味道依然似初恋的情人,不经意的占据你的心,浅浅淡淡,最令人念念不忘。
美食小秘密
《本草纲目》记载:牡蛎肉“多食之,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
牡蛎含蛋白质50%以上,而脂肪仅有7%-8%,含有大量的锌和钙,可为食物之冠。因煮汤后状似牛奶,素有“海底牛奶”的美誉。儿童,青少年,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食后有助于骨骼,牙齿生长,并能有效防止小儿佝偻病。
食材及做法
主要食材:1.青蚵100克,卤大肠50克,细面线两把,高汤块,蒜瓣3颗,红葱头适量, 香菜一把。
调料:生抽一勺,乌醋一勺,胡椒粉适量,地瓜粉一勺。
详细做法:1.先将蚵仔泡盐水10分钟,轻轻漂洗干净,洒入一些地瓜粉用手抓匀。
香菜,蒜瓣准备好。
2.锅中放入适量油,将油葱酥,蒜头爆香,接着放入水,高汤块煮滚。
因为现在不能买家禽类,鸡汤就用高汤块或者牛肉汤代替。
3.接着加入面线,用筷子挑散后,放入卤好的大肠头。
4.面线易熟,稍微煮滚后就可以放入蚵仔。
5.最后加太白粉勾芡,倒入生抽,乌醋,胡椒粉,洒上香菜即成。
温馨小贴士
1. 家庭制作小份量的面线可以使用高汤块,也可以用柴鱼片,金钩虾煮滚后取清汤煮面线。
2. 蚵仔洗后用地瓜粉裹一层再放入面线会更加滑嫩。春季养生汤
3. 面线入锅煮开1-2分钟就熟了,因此食材要先准备并切好,最后放入的食材煮滚后即可放入调料马上捞出,不然会影响面线的口感。
4. 给孩子做夜宵时,面线细软好消化不会对胃肠造成负担,如果没有海蛎,放墨鱼,贡丸,
鱼片也非常鲜美入味。如果是做早餐,依照闽南人的习惯,面线中除了墨鱼,海蛎,还会加入 一个水煮蛋,用地瓜粉生抽将肉片腌制入味再放入面线中煮,最后伴上葱油,加上几颗青 菜,该是多美味营养又富有爱心的一顿早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