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咖啡"风雨录
《张耀•咖啡地图:60家欧洲最精彩的咖啡馆寻踪》 一个咖啡馆疯子,一辈子要收藏的经典咖啡馆,都在这里。本书延续了《打开咖啡馆的门》的深度人文风格,呈现了欧洲最精彩的60家咖啡馆的风貌。其中14家享乐分子,值得绕大弯去找;33家入迷分子,待到打烊自己把椅子放到桌上去;13家无可救药分子,死活都要去,咖啡梦登峰造极之处。最后13家,未必都是百年积淀的老牌子,却绝对个个都内藏深遂的致命诱惑,每一家都值得为它专门去一趟欧洲。
《打开咖啡馆的门:欧陆三百五十年的文化风云》 在欧洲,一个道地咖啡馆常客定有个人所爱:每天要去的店,习惯坐的咖啡桌,熟悉的招待,爱喝的咖啡种类……还有的客人一辈子都只去一家咖啡馆,绝不肯进另一家店的大门。
“我们在咖啡馆见面!”是在欧洲大陆流行了三百多年的社交方式。本书从1645年威尼斯的欧陆第一家咖啡馆始,追踪咖啡馆这个西方社会中始终贯穿不变的文化角色,以及其所代表的生活态度和处事哲学。
作者简介:张耀,是国内做咖啡文化图书的第一人,有咖啡教父之称。
新人文影像风潮的开拓者,长期旅居欧洲,其咖啡书在1990年代引领了一代风气。其介绍的名言“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已成为时尚用语。其摄影、构图风格被圈内人士称为“平面界的王家卫”。
张耀以《打开咖啡馆的门》、《咖啡地图》颠覆了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被内地媒体称为“图文书之父”。一句“我不在家里,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也被许多雅皮奉为生活信仰。——《新京报》
《咖啡地图》更是引发一片欧陆咖啡热,热情的读者甚至拿着书按图索骥,到欧洲四处搜寻。 —— 台湾《GQ》
“不要看招牌,只要气氛对,就推门进去”,这是张耀选择咖啡馆的直觉;他的摄影作品也具有这种跟着感觉走的浪漫。 ——《联合报》
我是消耗型的人、挥霍型的人。所有的钱都用于咖啡和旅行上。 如果这样描述这个人的职业:游历欧陆各处经典咖啡馆、大饭店,一边旅行、吃喝,一边摄影、写文字,住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乡村小屋中……可能你会以为是文艺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没想到现实生活中竟然有人是这样过日子的?他不卖咖啡,却靠咖啡成名。“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印在《打开咖啡馆的门》的扉页,成了咖啡厂商的招牌语。 ——《GQ 国际中文版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框,根、家乡,这些都是边框,我的边框是自由的。我没有归属的感觉。 见张耀前,重新翻看了他被誉为“雅皮圣经”的《咖啡地图》和《彩色罗马》,试图从漂泊的影像中归纳天马行空的思维碎片;见他时才发现,他的“视觉书”中表现的狂放相对于 他本人而言显得太为含蓄了。
他递过来的名片上,没有电话,没有地址,甚至没有名字,只有他的网址和一片虚无风景。 你的家在哪里? 张耀在书中的回答是那句著名的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云云。 面对面,他的回答改成了:“我没有家,没有归属的概念,现在住在巴黎。” ——《时尚•伊人》
我不太会有这个需求:一个家和一个叶落归根的感觉。 他的行李箱里一定放着成打的唱片。他喜欢听音乐的方式是按在重复键上,让一支歌、一首曲子,几十遍地一次次不停地放。到一个地方,没找到想要的音乐,就很难有感觉是真到了这里。如果再能找到一个喜欢的咖啡馆,则差不多算是一半到家了。——《大美术》
我奉行两个主义,一个是世界主义,一个是个人主义。 所谓“张耀方式”,或可理解为有东方意识的、世界主义态度的认知方式。作为作家,你要考虑的是什么最适合你,而不是读者怎么想,每个人都以自己为出发点,这种态度成就了后来的张耀。 —— 《新快报》
相机就像我伸出去的一个手指。 他的话曾在中国追求品位的小众中风靡。但如果说现在就是“读图时代”的话,张耀说他愿置身在“读图时代”之外。——《新京报》
他们不需要认识我,但他们真心喜欢我书里的东西。 他不喜欢被贴上某个大师标章,却拥有一群忠实的拥护者,热情的书迷们拿着《咖啡地图》,按图索骥地到欧洲搜寻梦中的咖啡馆。—— Sony
(实习编辑:张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