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文人与美食(一)

  苏东坡

  以人名菜,并不是新鲜花样,名人提升了美食的知名度,美食则附庸了名人的风雅,可谓双赢。从古至今,上得菜单的名人可谓不少,但要说菜单上的第一风流人物,非苏东坡莫属。他是11世纪的头号名人,不仅仅属于美食界。凡是他接触过的东西,哪怕一张纸,一块墨,一座凉亭,一家酒楼,都成了时人争睹、争购的对象,甚至他戴的帽子,也被敏感的商人仿制,美其名曰“子瞻帽”(东坡字子瞻)。对于美食,他更是不遗余力投身其中。苏东坡出生于北宋的黄金时期——仁宗景佑三年,故乡是历来有丰富物产的美食天堂四川,家里有上得厅堂读《汉书》,下得厨房做佳肴的母亲,这些软件和硬件,奠定了苏东坡热爱美食的基础。

  东坡肉 世人皆知“东坡肉”,殊不知这道美食横空出世,全仰赖苏公坚定地走群众路线,才得到了境界的升华。苏东坡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十年九涝。宋神宗熙宁十年(1078年)夏,黄河在澶州决口,一个月就围困徐州。苏东坡身先士卒,率领禁军武卫营经过7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终于筑起抗洪堤,保卫了徐州。徐州的老百姓纷纷给他送上猪肉羊肉,以表感谢之意。苏公清廉,酒肉推辞不掉,就指点家人做成红烧肉,回赠给抗洪的百姓。于是,徐州多了一道“市菜”——回赠肉。

  仅两年后,苏东坡贬谪湖北黄冈。此地虽然荒蛮,却也令他自得其乐,因为这里有一个美食元素:猪肉。黄冈猪肉多,价廉味美,当地人却不热衷。苏公却在这个物美价廉的美食中找到了天堂。他诗中云:“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可见,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没过几年,苏东坡复出政坛,任杭州太守。这一年五六月间,浙西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幸亏苏公及早修浚两湖,筑堤防汛,不仅使杭州的老百姓免于洪灾,而且西湖上还多了个交通便道——苏堤。过年的时候,百姓们听说苏东坡在徐州、黄州时最爱吃的是红烧肉,纷纷担了酒和猪肉给太守送年货。苏公又使出了回赠肉的杀手锏,给厨工批了个条子“酒肉一起送”给那些修浚西湖的农民工。结果,厨工粗心看成了“酒肉一起烧”,用美酒将猪肉烧得红香酥烂,香飘西湖,令人垂涎欲滴。经过几番锤炼发展,这道红烧肉终成正果,得到了“东坡肉”的美名。

  东坡饼 苏公并不是只以大菜行走江湖,树立品牌,对于小吃这类足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他也不偏不倚,同样重视。

  苏公一向喜欢油酥食品。在黄州闲居时,他就住在赤壁睡仙亭。亭北有安国寺,寺里的老和尚参寥常与苏东坡对弈和诗,两人可谓至交。苏公在寺里玩得兴起,就不愿回家,参寥总是做精致的千层油酥饼款待他。时间长了,出于对苏公的尊敬,参寥就把这种油酥饼称作“东坡饼”。

  与黄州隔江相望的鄂城,有一座风景秀丽的西山,也是苏东坡喜欢的登高之地。每次登临山上灵泉寺中的僧人们都以最好的素食奉送,灵泉水烹茶,油煎全麦饼,苏公无不尽兴而归,甚至向僧人们讨了全麦饼的做法,家里宴客时露一小手。八百多年后,清同治三年,湖广总督官文游览西山时,也吃了油煎全麦饼。问及饼的名字,时任灵泉寺长老的宏儒念及当年东坡雅事,便不问苏公意愿,以“东坡饼”回应。从此,在湖北黄州和鄂城分别有了各自的东坡饼。虽说东坡饼只是小吃,但响鼓不用重锤敲,这星星之火给燎原的东坡美食品牌又添上了几多光彩。

  羊蝎子 没有创新,难成大家。59岁时贬惠州,苏公迎来了仕途最低潮的时期。他将精力转移到美食上,很快,他发现惠州其实是个很美好的地方:“惠州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他自己耕种了品种繁多的菜园子,有美味堪比莼菜的藤菜和百吃不厌的荔枝。而他的大家风范,充分体现在不拘程式,锐意创新。比如当地有盐场,苏东坡就发明了盐煽的吃法。做出来的盐焗鸡皮酥,肉烂,骨香,味浓。

  更令他得意的创造则是烤羊蝎子。惠州商业落后,市集零落,好歹肉铺每天宰一只羊。苏东坡暗中嘱咐屠户“留点大梁骨给我。”大梁骨就是我们今天吃的羊蝎子,苏公烹羊蝎子可谓精心,先煮熟,抹上薄薄一层酒和盐,在火上烤至微焦。羊蝎子上的丝丝肉星,酥脆焦嫩,入味三分,吃起来仿佛有蟹肉香味。

  今日,羊蝎子火锅热遍全国,其实在一千年前,苏东坡便已凭着他天才的创造力,发掘出羊蝎子这美味。当时是自愿也罢,无奈也好,把凡物变得不平凡,就是天才和庸人的区别。

  河豚苏公不仅好吃、会吃、会做,而且喜欢把他发现、创造、偶得的美食用诗词文记录下来。天长日久,集腋成裘,这些写美食的佳作,不仅成了留给后人的文学财富,也更巩固了苏公的品牌美名。

  《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我们都按春景诗读,其实,这是苏公看见春暖花开,想到河豚欲上时咽口水做的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剧毒,吓不退苏公。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东坡在朋友李原明面前盛赞河豚之美。李原明问其味如何,苏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运用了文学创作中侧面烘托的手法:“值得一死!”

  苏公诗文,常见美食。旁人论及苏公,也常谈到他的美食人生。不仅自己写得好,也被旁人津津乐道,这样的苏东坡,不成为美食品牌才怪。

(实习编辑:杨丽珍)

(0)

相关推荐

  • 古今文人与美食(三)

    陆文夫 明清文人特别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情趣,且不论琴棋书画,就连饮食也被他们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袁枚便将他的<随园食单>与自己的诗文等同视之.20世纪60年代,陆文夫进入苏州作家协会工作,他所 ...

  • 古今文人与美食(二)

    李渔 明末清初,外族统治者的入侵,让中国人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江南才子李渔就是这段历史中的一粒微尘,他的人生有典型的乱世表征,以才华与创造力独得一份风流,也因为这才华不得不隐于市.他出身于江苏 ...

  • 春笋馅水饺的做法

    笋,是素菜中之美食.雅食,古今文人雅士都爱笋,立春后采挖的笋,因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又被称为"山八珍". 先人食笋,早就赞其 ...

  • 民族风味--特色羊杂汤

    羊杂汤,主料当然就是羊内脏啦. 其实,跟人一样,内脏下水也要分三六九等. 鹅肝就是贵族,而猪肝.鸭肝.鸡肝.羊肝甚至牛肝都是平民的.我不知道单从内脏构造作用来说,鹅肝和猪肝有什么区别,而且我觉得,相对 ...

  • 奥地利的潮流美食艺术

    有个朋友对我说,如果去欧洲定居,最理想的国家就是奥地利.奥地利人虽然没有法国人那般浪漫,但奥地利这个国家的文化品位是不容低估的,音乐.歌剧.音乐家,这些精致典雅的心灵生活.文人雅士造就的艺术氛围,在欧 ...

  • 搜店:西安盛夏的美食味觉

    西安,不似丽江,无关于艳遇;不似西湖,无关于风情;它无关于缠绵无关于热烈无关于轻飘--西安于我,仿佛就是读贾平凹.陈忠实的书--纯粹黄土的拗.厚.筋道.后味悠长.再加上唐朝的底子,贵妃的异彩,这一切都 ...

  • 由美食引发的思乡事件[麻辣茭白]

    很早以前,我一直搞不太清楚茭白和笋这两种蔬菜之间是否有亲戚关系,因为我曾经管茭白叫高笋,而且,茭白吃起来和冬笋是那么相像,但是,此"笋"形体酣实,非常可疑地缺少所有笋应有的中空形态 ...

  • 九转大肠-中华美食中的九炼金丹

    "九转大肠"是山东济南的传统名菜. 在清光绪年间,济南九华林酒楼店主,把猪大肠(直肠)经洗刷后,加香料用开水煮至硬酥,取出切段,加酱油.糖.香料等调味,首先制成了香肥可口的&quo ...

  • 食在广州--聆听广府美食的传奇故事

    食在广州--聆听广府美食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