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节目里的营养误区

  如今,很多人的厨艺不是来自于妈妈的手手相传,而是通过各种途径“自学成才”。其中一个就是“形式直观,便于学习”的美食节目。但在某些美食节目中存在一些营养误区,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先炸后炒,用油量大。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节目里的烹饪师从不吝啬使用油,不仅炒菜时用很多油,做菜前还要先进行油炸,比如红烧排骨、地三鲜、糖醋小排等。

  隐患:肉类先炸后炒会大大增加食物的热量,破坏营养,甚至产生致癌物质;水产品过油,欧米伽3脂肪酸会受热破坏;蔬菜过油后维生素也会大量流失。另外,油炸时用油量一般在半锅以上,而这些油经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产物,如果再用来炒菜,致癌物会急剧增加。

  建议:尽量少模仿带有过油工艺的美食节目,或者用水滑法代替油炸,即把上浆后的肉类原料,分散放入沸水锅内焯一下,再进行烹调。每天食用油的量要限制在25克以下,其量大约相当于白瓷汤勺3勺。

  加盐随意,过多使用含盐调料。俗话说:好厨子一把盐。很多烹饪师往往靠自己的感觉加盐,并且每次都是一小勺。味精、鸡精、豆瓣酱、酱油、辣酱等带盐调味品也是烹饪师的好帮手。不止盐,做菜加大量糖在美食节目里也很常见。

  隐患:众所周知,吃盐多是健康的大敌。膳食指南中推荐的每天吃6克盐,不仅包括食盐,还包括各种调料中的盐。而甜味往往有缓和咸味的作用,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吃下更多的盐。

  建议:烹调时要严格控制放盐量,每人每天吃的量(6克)相当于一小啤酒瓶盖。用了酱油等含盐的调料,就要减少盐的使用量。

  和面时加小苏打。烹饪师往往会这样告诉观众,制作面食加碱,可以让其更加柔软、可口。

  隐患:这样做出来的面食虽然口感好,但实际上破坏了谷类食物里最可贵的B族维生素。

  建议:无论煮粥还是做面点,尽量不加碱,想让粥更软糯,可以加少许燕麦、糯米,做面点尽量使用酵母发面,这样不但可以降解谷物类食物中的植酸,让面点更蓬松,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还能保护谷物中的B族维生素。

(0)

相关推荐

  • 警惕6个易迷惑人的营养误区

    生活中,很多人相信"眼见为实".然而,这一原则在营养领域却不一定适用.你所看到的,甚至你所感受到的未必是事实真相.本期,我帮大家总结一下那些最易迷惑人的营养误区. 瘦肉里不含脂肪. ...

  • 别掉进蔬菜的营养误区

    走出误区,给孩子均衡营养 常见的婴幼儿营养十大误区 饮食保健:冬季饮食的三大误区 春天风多雨少气候干燥,气温变化反复无常.使人体免疫力和防御功能下降,容易诱发一些春季常见的疾病.因此,合理的调整饮食就 ...

  • 年糕泡面-有时候,韩剧就好像一档美食节目

    年糕泡面,也是出自于韩剧,是年轻人打打闹闹常吃的那种简单的小吃.自己做的时候,放了点火锅肠,配着一杯柠檬水,简单的当成午餐,做起来不费力,吃起来很有味道. 年糕泡面 原料: 年糕.辣白菜.炒年糕的辣酱 ...

  • 新妈妈要避开的9个营养误区

    孩子自己最清楚什么时候饿,所以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应该由孩子来决定,饿了自然就吃得好.被称为"豆芽菜""小胖墩"的孩子越来越多,近视.龋齿.贫血成为孩子的常见疾病 ...

  • 剖析常见的六大营养误区

    调查显示,注重营养可以使癌症发病减少30%-40%,但事实上,人们对营养存在着普遍的误区. 误区一:需要多的营养就重要 从种类上来说,我们需要40多种营养素,有的量多一些,有的量少一些,有的是以克记的 ...

  • 做饭时常见的的三个营养误区

    误区一:反复淘米 很多人认为买回来的米不太干净,煮饭前一天就把米泡在水里,煮之前洗了一遍又一遍.这样一来,饭是能放心吃了,可吃下去也没多少营养了. 大米表面所含有的维生素B1是维持心脏.神经及消化系统 ...

  • 想吃就吃 告别10大营养误区

    你总能在一些所谓"最新最快最权威"的科学报告.或者危言耸听的小报上看到专业警示,日复一日地告诫你:这不能吃.那不能吃,某些东西百害而无一利,比如油炸食物.直到你的脑子已经形成对特定 ...

  • 五大营养误区易致女性贫血

    误区一:蔬菜水果无益补铁? 许多人不晓得多吃蔬菜.水果对补铁也是有好处的.这是因为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 误区 ...

  • 籽是果蔬里的营养黄金

    众所周知,种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保证,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们还是人类获取营养的良好来源,甚至有些种子能起到一些防病治病的功效. 冬瓜籽预防心血管病.冬瓜籽含有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减少血液中脂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