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快乐,请找饿
曾经一首摇滚歌曲叫做《上帝保有吃饱了饭的人民》。到了今天,有一点健康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上帝报忧的是只吃了7分抱的人。要怪就怪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太快了,使得大多数家庭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之后,很快有陷入饱食终日的麻烦。现在的问题是:吃饱很容易,不吃饱需要毅力。
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尚且如此,发达国家的“饱食”隐患就更加严重了,美国人的肥胖问题就是个最明显的证明。于是,有一位忧国忧民(主要是日本国民)的日本医生发言了:人们应该自觉自发地“找饿”,并且,“不吃早餐更键康”——这就是《甲田式断食法》中的基本观点,全书分为七章,主要的论点有以下3条:
第一, 不吃早餐能排出宿便,有益胃肠和全身健康。
第二, 不吃早餐能减肥,不会影响大脑,甚至可使人身心愉悦。
第三, 不吃早餐进一步发展为定期断食,可以改善体质,使许多疾病不治而愈。
总而言之,就是排泄通畅令人快乐;减肥成功令人快乐;疾病治愈更令人快乐,而这些都是饥饿所赐,所以说,要快乐,请找饿。
那么,这些论点究竟如何,且听笔者慢慢分析:
第一条论点的依据主要是:早晨是排泄的时间。其次,空腹时肠胃分泌的胃动素更多,有利于肠蠕动,进而促进排便。
胃动素主要产生于十二子肠和近端空肠,是促进胃肠排空的最主要激素,但是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在每一个长达1.5~2小时的消化期间(空腹期),肠胃都会分泌胃动素,而且每次的高峰只持续5~12分钟。这种周期性在早上、下午和晚上没有绝对区别。此外,虽然大肠活动的高峰期时间是在早晨六七点,这个时期确实最容易产生排便反射。但是,排泄一次还不够吗?所以,用整个上午的空腹来“刺激”胃动素的分泌,根本是自作多情
之所以要接着往下看第二条,是因为笔者佩服甲田的勇气。敢于挑战“早餐必要派”,想必一定有过人之处。大家都知道,早餐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为大脑提供能量。因为血糖是大脑能够利用的唯一的能量来源,占人体体重百分之三的大脑要消耗掉全身约六分之一的能量,不吃早餐的人工作效率会大打折扣。此外早就有事实证明,不吃早餐的人中午更容易吃得多,根本减不了肥。
可是,勤劳且惜时如金的甲田教授却认为“一天之计在于晨”,这么美好的时光应该全部用于思考和工作,进食和消化简直是一种浪费。从理论上来说,每天吃少一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能量的摄入自然就减少了。关于脑的能量利用,他则说,某博士曾有研究证实,人在绝食时,大脑能量来源主要是氨基丁酸,葡萄糖只占百分之30%,而且利用完这种物质还能给人类带来快感。
节食减肥的问题已激发不了笔者反驳的兴趣,为了证实甲田所说的不吃早餐的“快感”,由于找不到任何资料证据支持,笔者之好以身试饿。本人基本是纯粹的脑力劳动者,经过5个工作日的亲身体验,发现除了头晕眼花之外,时不时还要为“吃还是不吃”的问题分心。于是决定,与其苦苦追求那点“快感”,不如大大地分出一点珍贵的早晨时光,让肠胃进行消化工作。
第三条,怎么看都有点“邪教”的味道。甲田说:“因为实行绝食这种非合理方法的身体离死只有一步之遥,作为想要活着的身体就会涌现出反作用力……”
按医学的解释,这种“反作用力”就是应激反应。且不说严重的应激反应对人体有利还是有弊,这种理论也很不符合循证医学。因为,目前并没有“饥饿试验”来证实人断食三五天后,身体的各项生化指标能发生什么“焕然一新”的变化。
书的末尾,甲田教授还用事实说话:他本人不但靠绝食11天治好了自己的肝病,还开了一家专门以断食为疗法的医院,已经成功地治疗或改善了包括病毒性肝炎、花粉症、高血压、风湿病、脱发、子宫内膜异位、牙周病、脊髓小脑变性等多种常见病或疑难杂症……
看完最后这个部分,笔者为此书想到一个更好的卖点,那就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作为一个偶尔饮食过量的健康人,不要再花钱买醉了,不时享受一次饥饿吧,环保、节约、完全免费。至于怎么饿,饿多久,全凭个人喜好。
(实习编辑:潘信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