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中的糖该如何计算?

  很多网友看到顾中一老师的微博后都楞了:自己喝进了这么多糖吗?这些糖都是怎么算出来的?他怎么会知道有这么多糖的呢?其实,糖的计算是有方法的,而且非常简单,学会了这种方法以后,大家在购买食物的时候就可以算算,食物中的糖有多少,自己可不可以吃,该吃多少,就能够更好地掌握糖的摄入,把握自己的健康了。

  通过能量来算糖的含量

  实际上,糖的含量是可以通过能量来计算的。1g葡萄糖可以释放约16.7KJ(约4kcal)能量,通过能量能够算出含有的葡萄糖的量。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看到一瓶500ml的甜饮料,其营养成分表上“能量”一栏标注为“200KJ/100ml”,那么一瓶饮料中含有的能量为“200x5=1000KJ”,这时用1000÷16.7≈59.88g葡萄糖。按照一块方糖4.54g计算,那么59.88÷4.54=13.2块方糖。大家看到的顾中一老师的微博数量就是用这样的方式算出来的。

  我们每天最多可以摄入多少外加糖分?

  除开食物中天然含有的糖分,比如米饭中含有的淀粉、水果中含有的果糖、牛奶中含有的乳糖等,我们每天可以摄入多少外加糖呢?在这里,小编向大家推荐两种算法:

  第一种:按体重来算。

  于康教授认为,一个体重正常的人可以按照体重来计算,每公斤体重可以额外摄入0.4g糖,即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可以多吃24g糖,量化得更清楚一些就是家庭用白瓷勺平平的两勺而已。如果是偏胖或者肥胖的人群则不适于这种算法,额外糖的摄入越少越好。

  第二种:按每日可摄入热量总量来算。

  在范志红副教授主编的《食物营养与配餐》中,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日从简单糖类中摄入的能量应当不超过总能量的10%,也就是说一个每日热量需求为8320KJ的女性,每日最多可以吃50g的简单糖类。而我们每日的热量需求,则可通过标准体重计算,一公斤体重一天必须摄取的热量约25到28kcal,如60公斤体重一天则以不超过1800kcal(约为7500KJ)为原则。但这个标准会因个人体形和工作形态而不同,且男女有别。以上班族男性每天所需摄取的热量在1500~1800kcal,上班族女性则约需1200~1600kcal左右。

  学会了以上的简单计算法,在去超市购买食品,尤其是甜饮料的时候,可一定要将含糖量算清楚,如果超过了自己每日对于简单糖的需求,无论是多么可口的食物可都要慎重购买。管住自己的嘴对于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徐晓宇)

()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0)

相关推荐

  • 茶中加糖改善你的坏脾气

    在我们的健康理念中,在茶中加糖经常被看作是大忌.但是现在,如果你喜欢喝茶加糖,而同事还劝你放弃的话,你就有了一个新的理由了:"我只是在努力减轻工作压力!"因为心理学家发现,含糖饮料 ...

  • 小心食品中的"糖化毒素"

    前些日子,我写了一篇博文,讨论怎样烹调鸡蛋最不健康,其中提到了"糖化蛋白"这个概念.于是有些医生问我:食物中的糖化蛋白和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呢?食物蛋白质和食物中的糖不是会被消化道分 ...

  • 儿童常喝碳酸饮料更好斗?

    儿童常喝碳酸饮料更好斗?

  • 范志红:五个问题教你看懂饮料包装上的"糖"

    一.营养成分表上的碳水化合物的量就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加入的糖吗? 范志红老师指出,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配料中原有的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的含糖甜味剂的总和.即包括了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所有 ...

  • 张咏:喝碳酸饮料会"腐蚀"人体吗

    雪碧和可乐都属于碳酸饮料,主要成分有碳酸水和柠檬酸等酸性物质,因此属于酸性饮料,但是只有38%的消费者了解雪碧是酸性饮料,36.53%的人了解可乐是酸性饮料.茶水本是碱性,但是茶饮料因为加入了酸味剂等 ...

  • 夏季常喝的7种饮料的利与弊

    天气炎热,很多人外出就餐都离不开饮料.目前市场上的饮料种类繁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种:瓶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及功能性饮料等. 瓶装水饮料 以补充人体水分为主要功能.其中矿泉水能 ...

  • 碳酸饮料让少女成"牙脆脆"碳酸饮料有腐蚀性?

    武汉一名少女由于长期喝碳酸饮料,牙齿被腐蚀,牙表面矿物质流失,成了"牙脆脆".专家提醒,青少年要尽量少喝碳酸饮料,饮用后立即用凉开水漱口. 今年15岁的琳琳日前发现自己的牙齿颈部有 ...

  • 夏季选饮料的健康要点

    小暑节气即将到来,天气炎热,很多人外出就餐都离不开饮料.目前市场上的饮料种类繁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种:瓶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及功能性饮料等. 纯净水不宜经常饮用 瓶装水饮料 ...

  • 糖和烟草一样具有成瘾性 嗜吃甜食易"显老"

    "吃糖太多不利健康"已被大多数人所认识,但是,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糖,竟与烟酒一样,被划为"具有潜在危害且会使人上瘾"的物质,这你知道吗?近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