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能否装得下食品安全

  超薄袋装食品有隐患

  到今年6月1日,我国“限塑令”已实施4年。6月26日早7点,记者对海淀区、西城区的部分早点摊进行了调查,发现无论是金灿灿的油条,还是白花花的肉包子,统统被摊主装入没有任何标示信息且又轻又薄的透明塑料袋里交给顾客打包带走。在空军总医院附近,10余家早点摊一字排开,记者问几位摊主:“您的塑料袋质量可靠吗?用这样的超薄袋装食品是否有安全隐患?”摊主告诉记者,买早点的都是上班族,每天7点左右的上班高峰也是早点销售的高峰,大部分人都是赶时间用塑料袋将早点带走。“塑料袋质量肯定没有问题,已经用了好几年,每天从早晨出摊到收摊差不多要用好几卷塑料袋。”当问起塑料袋价格时,摊主回答:“每卷2块钱,每卷大约有100个塑料袋。”

  在航天桥、官园桥附近的早点摊、水果摊,记者看到除了没有任何信息的无色透明超薄塑料袋,热乎乎的油饼、麻辣烫、豆腐脑和刚刚削好的菠萝还被装进了摊主免费提供的红、黄、蓝等各色超薄塑料袋中,有的塑料袋用手一戳就破,仔细闻还有刺鼻的气味,而多数消费者对此并不在意。“管这塑料袋什么颜色、什么质量呢,只要方便用就好,反正不收费而且吃完早点就扔掉它。”提着装有油饼的红色超薄塑料袋,准备赶公共汽车的王女士这样回答记者的疑问。“街边摊位及小商小贩基本是我行我‘塑’,许多摊主用没有任何标示信息的‘三无’超薄塑料袋盛装食品,卫生及安全状况堪忧。”著名环保及食品安全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向记者介绍,在一些超市、农贸市场不仅塑料袋收费制度没有落实,而且塑料购物袋的标示、厚度及生产原料也存在问题,这一情况在街边摊位及流动小商贩处更常见。

  塑料袋装食品情况堪忧

  为了解“限塑令”实施效果以及市场流通的塑料袋质量和标示情况,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和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于近期联合对北京、广东和浙江等地的20家连锁超市和17个农贸市场开展了调查。调查报告显示,各家连锁超市对“限塑令”的执行情况和塑料袋质量、标示情况好于农贸市场。本次调查从17个农贸市场共收集了27种塑料购物袋样品,其中18种样品标示信息不齐全,比例高达六成以上,还有一些是没有任何标示信息的“三无”产品。

  调查结果显示,超市连卷袋三成以上没有“QS”标示和“食品用”字样,三成超市塑料购物袋厚度不达标。本次调查从20个超市共收集了24种塑料购物袋样品,其中3种为超市内免费提供且袋上没有任何标示信息却盛装食品,分别为北京物美超市北洼路店的面食摊、北京家乐福超市方圆店的面食摊和浙江福泰隆超市浦江店的蔬菜摊。

  调查人员在对北京、广东和浙江等地售卖蔬菜、水果、早点的街边摊调查时发现,商贩提供的大多数是没有任何标示信息、厚度和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塑料袋。此外在街边蔬菜摊上还收集到赫然印有“达标购物袋”的样品,但随后进行的厚度测量表明,其实际厚度并未达标,为超薄塑料袋。国家标准要求,塑料袋必须明确标示生产厂家名称,而此塑料袋没有生产企业名称且印刷字迹模糊,可谓“达标袋”不达标。

  慎用彩色塑料袋装食品

  “用塑料袋盛装食品时切勿忽视安全问题,盛装食品的塑料袋首先要符合普通塑料袋的标准。”董金狮介绍,根据《塑料购物袋的环保、安全和标识通用技术要求》(GB21660—2008)规定,塑料袋上应明确标示生产厂家名称、标准编号、规格、公称承重及材质与组分等信息。他提醒消费者,没有QS标志及编号却标示“食品用”字样的塑料袋可能有安全隐患,不要用其盛装食品。

  董金狮解释,用于盛装食品的塑料袋的生产原料必须符合食品级标准,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聚乙烯等都属于食品级原料。但是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用非食品级原料甚至是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回收废塑料生产超薄和质量不合格的塑料袋,用它们盛装食品特别是含油、含水量较大的食物,食物中的油脂和水分会加速有害物质分解并渗透到食物中,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可能会引发肠炎、胆结石等疾病,影响人体健康。

  “不合格塑料袋的原料来源十分复杂,用不合格塑料袋盛装食品,卫生及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塑料袋染色则危害更大,五颜六色的塑料袋要慎用。”专家举例,水果商贩用没有任何标示信息的黄色超薄塑料袋装削好的菠萝,为的是让菠萝看起来颜色更好,但忽视了消费者的安全。身兼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的董金狮告诉记者,不合格塑料袋的原料来源可能是由废弃的塑料药瓶、一次性针筒、塑料桶等回收废塑料粉碎而成,也不排除企业在生产中添加工业碳酸钙等工业级原料,这样生产出的塑料袋往往含有害物质、杂质,会发出刺鼻的异味。废塑料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有的企业为掩盖废塑料的杂质,在生产中添加色母料给塑料袋染色,相关物质一旦随着食品进入人体,会损害肝脏、肾脏,危及健康,所以不要使用带颜色或者有明显杂质、异味的塑料袋,特别是不要用其装食品。

(0)

相关推荐

  • 曝塑料袋打包食品致生殖器变短 专家:非危言耸听

    食用塑料袋打包回来的热食品,将带来"降低人的生殖能力.性别错乱.生殖器变短"等危害.近日,广西一高校在学生宿舍门口"温馨提示",就如此宣传食用塑料袋打包的食品后 ...

  • 套碗塑料袋有致癌隐患 "吃货"们挺纠结

    "套碗的塑料袋含有大量的稳定剂.增塑剂,遇热或接触到油脂性食品时会迅速渗出并转移到食品中,有致癌危害."近日,一条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称套碗袋有 ...

  • 揭秘常见食品的添加剂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还经常变换各种名称迷惑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食品添加剂究竟有哪些?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它们都藏在哪里?吃了食品添加剂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又有多大的影响呢?今天,小编将详解常 ...

  • 小心冰箱中的食物让你得肠胃病

    进入夏季,医院里的急性胃肠炎病患开始增多,不少人因为食用从冰箱中直接取出的食物而发生腹泻.呕吐.发热等中毒症状.医生强调,进入夏季,家庭冰箱应做一次大清洁和整理,食物要分类存放,而且最好使用PC.PE ...

  • 中国举重队煲汤馋坏外国选手 韩国效仿带锅煮面

    一边减重,另一边还要进补.为了帮队员补充营养,举重队甚至把煲汤锅都带到体育场了.昨天王明娟帮助中国代表团获得了本届奥运会的第二块金牌,也多亏了中国队煲的汤. 煲汤增加营养已经是举重队的一个传统了,福建 ...

  • 冰箱保存食物有三诀窍

    很多人看来,食物一旦放进冰箱,就等于穿了一件"保护服".而实际上,食物的营养和鲜味会在存放过程中慢慢褪色.保持食物新鲜可是有诀窍的. 食物别乱堆 其实家庭冰箱的细菌污染问题非常严重 ...

  • 沃尔玛被曝豆包不见馅像馒头

    市民王先生昨天从沃尔玛望京店购买了一袋豆沙包,回家食用时却遭遇"连咬三口没咬到馅儿"的尴尬.王先生切开剩余的几个后发现,豆包内部包裹的小堆儿豆沙(,体积都还不如汤圆大,王先生有种上 ...

  • 饮食健康让男性更"阳刚"

    男女有不同的营养需求,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分别颁布了不同的男女维生素与矿物质摄人标准.男人对几乎所有主要营养成分的需要量都比女人多.原因很简单:男人的个较大.男人的肌肉比女人多,消耗的热量比女人多. ...

  • 江门黑油炸豆腐 销往珠三角

    用批发市场买回来的散装油做油炸豆腐,江海礼乐一豆腐黑窝点被联合执法人员端掉,现场查获近500公斤问题豆腐.据了解,该窝点所做豆腐销往60多个去处,主要流向中山.江门地区.这些豆腐多出现在学校周边大排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