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误区让冰箱变"毒柜"

  误区一:生食熟食一起放。

  专家解释:

  食物不可生熟混放在一起,以保持卫生。按食物存放时间、温度要求,合理利用箱内空间,不要把食物直接放在蒸发器表面上,要放在器皿里,以免冻结在蒸发器上,不便取出。

  任何食品都应少在冰箱贮存,尽量随买随吃。若贮存太久,不仅会影响食品的鲜美,还可能产生异味,再污染其他食品,特别是剩饭剩菜和香蕉、苹果等水果。

  此外,应将冰箱内各类食品分类放置。生食和熟食也要分开放,防止交叉污染,切忌生熟混放。生热食物在放进去前最好用保鲜膜包好,以防止食品冷冻干燥、相互污染。水果则应先擦洗干净然后存入冰箱。食品存放不要太多,存放的食物表层和内层温度相差大就容易变质。

  误区二:冷藏就能“灭菌”。

  专家解释:

  专家指出,其实家庭冰箱的细菌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每年都有不少人因为食用从冰箱中直接取出的食物而发生腹泻、呕吐、发热等中毒症状。

  专家解释,嗜低温细菌可以在0~5℃甚至更低的温度环境下存活,而未加工的食材如生鲜的蔬菜、水果,尤其是肉类、家禽、鸡蛋和海鲜均带有细菌,即使加工好的食品,如酱卤类、烧烤类、凉拌莱、糕点类、鱼生类等食品也是带菌的。

  即使存放冰箱,也不能起到“灭菌”的作用。冰箱的低温并不能把细菌冻死,只是抑制其繁殖,细菌仍然活着,取出后在室温下很快会生长繁殖。

  专家表示,冰箱里的细菌和毒素多种多样,如乳类(牛奶、奶酪等)、剩饭菜、鱼、肉、蛋、蔬菜水果等均可能被细菌污染并产生毒素,若冰箱内食物杂乱堆放,则大大增加食物交叉污染的概率,增加食物中毒风险。

  因此,剩菜剩饭从冰箱取出后需充分加热后才能吃。还要定期清洁冰箱,尤其是冰箱门封条等卫生死角。

  误区三:包裹保鲜膜,细菌更多。

  专家解释:

  网络流传:“西瓜切开后不能用保鲜膜封好放冰箱,这样会产生更多细菌。还不如直接就放冰箱”。对此,专家认为不正确:“用不用保鲜膜,都会有细菌,但不用保鲜膜,细菌更多。”

  专家解释,若直接将西瓜“赤裸裸”地放进冰箱,会增加其感染冰箱内其他食物细菌的机会。此外,用无细菌污染的保鲜膜封好存放,也可以减少西瓜切面的水分散失,起到保鲜的作用。

  专家称,不用普通胶袋装食物。一来普通的塑料袋无法密封食物,二来其成分中的乙基己基胺(DEHA)容易析出,会致癌。建议用PC、PE、PP和钢化玻璃等安全材料,一般耐温范围-20~120℃,既可存放冰箱,也可放微波炉。

  若想保鲜效果更完美,保鲜盒是最好的选择:“保鲜膜和保鲜袋的耐用性和密封性较差,亦不能避免食物串味。而合格的保鲜容器基本不含有害物质,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隔绝气体流通和水分流失,可以更长时间保持食物的新鲜。”

  误区四:冰箱保存食物越低温越好。

  专家解释:

  不同食物有各自贮存的适宜温度:如肉类(猪肉、牛肉等)如要长时间保存,可放在-18℃的“急冻格”,若只存放两三天,则可放在-2~5℃的“保鲜格”。

  专家提醒:“并非所有食物贮存都是越低温越好,这是个误区,特别是蔬果类,低温会破坏其营养结构。”

  果瓜类——如马铃薯,存放的最佳温度应是2~4℃;黄瓜、茄子、西红柿等的适宜存放温度为7~10℃之间。香蕉、芒果、荔枝、番茄、青瓜、面包等不宜放入冰箱保存。

  所有食物在放入冰箱前均应清洗干净,去除泥、残叶等;生熟分开,熟食放在生食的上一格。各类食物用保鲜袋、保鲜盒分装,按照各类食物的保藏条件进行储存。

(0)

相关推荐

  • 婴儿的肠胃弱 小心喂养五误区

    婴儿肠胃弱 喂养5误区 据<健康报>报道,婴儿断母乳后,直接喝鲜牛奶对婴儿健康非常不利. 误区1:喝鲜奶比喝配方奶粉好 据<健康报>报道,婴儿断母乳后,直接喝鲜牛奶对婴儿健康非 ...

  • 春季补血勿入五误区

    导读:春季是补血养生的最佳时机,春季补血可以调和机体内外平衡,使身体保持气血通畅,但有的朋友由于听信一些传言,或者迷信古时一些错误说法,结果不但没达到补血的效果,反而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下面我们来看 ...

  • 缺铁性贫血 补铁五误区

    误区一:蔬菜水果无益补铁 许多人不知道多吃蔬菜.水果对补铁也是有好处的.这是因为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 误区 ...

  • 秋冬进补先要引补 谨防进补五误区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黄启辉副教授 黄启辉副教授说,秋冬季节,体内代谢下降,体力消耗减少,秋冬时节进补,不仅能固本培元,使身体正气恢复,而且有利于驱病祛邪,使体内的阴.阳.气.血 ...

  • 求证:夏天车里瓶装水变"毒水"?

    有帖子称,矿泉水瓶在遇热后会有致癌物释放并溶于水中.那么,车主们随手放在车内的瓶装矿泉水,真的会变成"毒水"吗? 早在几年前,类似说法就一直存在.其中关于"有毒物质&qu ...

  • 7个妙招 冰箱变烹调好帮手

    家里的冰箱是不是只被你用来当作了另一个储物柜?其实冰箱也是厨房中烹调的好帮手,今天就教你几招. 解冻肉先放冷藏室,留住营养.常用的微波加热或是热水泡这两种解冻方法,都会导致肉中的含氮物和维生素.矿物质 ...

  • 金属元素超标令进口葡萄酒变毒葡萄酒

    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消费量与日俱增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金属元素超标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我国厦门口岸今年检出一批西班牙产的毒葡萄酒,共有6个品种.其中卡托干白葡萄酒铁含量检测值为每公斤12 ...

  • 秋冬进补 当心药膳变"毒膳"

    口干舌燥.头晕.流鼻血,有的甚至出现昏迷,入秋以来,医院门诊部屡屡接到类似的病例,医生诊断之后,发现这些患者都有着一个共同之处--食用药膳滋补不当. 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一直以来,药膳因其具备&quo ...

  • 公众营养问题存在五误区

    多年来,我国营养知识教育非常薄弱.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教科书中都没有营养知识.除食品.营养.医学专业外,其他专业几乎涉及不到营养的有关知识.因此有人说,中国的营养盲多于文盲.普及营养知识,消除营养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