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用来甜和粘灶王嘴巴的一种美食---脉田糖瓜(一)
祭灶用来甜和粘灶王嘴巴的一种美食---脉田糖瓜(一)
(毕竟接触的时间短,了解的内容有限,对于脉田糖瓜表述不全或是有误的地方,敬请补充指正。)
前言
年龄可以改变的东西真是很多。
以前我很少关注这种民俗文化。
前个周末在街上随便买了点高村脉田的糖瓜,无意中和卖糖瓜的年轻人攀谈起来,才知道了些关于祭灶、糖瓜粘的年俗文化以及高村脉田糖瓜不容乐观的生产现状,并进而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听说这项流传多年、古老的民间工艺即将面临失传的危机,我莫名地焦急,忧虑乃至心痛,甚至冲动地冒雪一个人转了三趟车跑到这个乡村,亲临实地,体验和感受了这项古老的民间工艺。用手中仅有的相机记录了简陋的生产场地以及民间艺人制作糖瓜的工艺片段。
今天拍摄的装在盘中的这些糖瓜是我自己在市场上分次买来的。
网上可以搜索到麦芽糖、糖瓜粘以及脉田糖瓜的相关文字资料,但图片我暂时还没有发现。
也曾看到不少离乡的游子满含深情地回忆起家乡的小年、祭灶以及难忘孩提时那甜蜜的糖瓜情之类的贴子。
抛开图片的质量不谈,我自认为这组糖瓜图片有它存在的价值。
查询了相关的资料,加之与民间手工艺人的攀谈了解,我把自己对糖瓜的粗浅认识写成了两篇博文。
我与高村以及脉田无任何关联,而且我尤其不喜甜食。
小时候,我跟随爸妈到处搬家,住的都是公家的房子,离村子都还有些距离。大概也正因此,我的记忆中没有丝毫关于祭灶和糖瓜的印迹。
写糖瓜,仅为记录,也为传播,除此,我别无所能。
一、小年祭灶糖瓜
今天是腊月初四。腊月二十三---小年快要到了。在乡村,腊月二十三是要祭灶的。我们这里乡下祭灶少不了的一款美食就是这糖瓜。
祭灶
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他端坐在百姓家里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的生活起居、善恶行径。最初,灶王只管火,后来受天帝委派为掌管一家的监护神,被封为一家之主,各家有一张画像(木板印制的年画)贴在灶墙上,两旁书“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东厨司命主,南方火帝君”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老百姓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具有重大利害关系。因此,灶王被称为“人间司命主,天上耳目神”,每年腊月二十三,举行祭灶的仪式,称为“祭灶节”、“送灶”或“辞灶”。
“小年”的传统习俗
灶王腊月二十三上天,这一天被称为“小年”,它是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小”表示其重要程度仅次于“大年”。
民间信奉的灶君
祭灶所用的供品各不同,但突出甜和粘,如关东糖、糖瓜,还有枣、柿饼、糯米饼、枣糕等,最广泛流传的是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很甜,粘性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据说是让灶王吃了嘴甜,也有说是粘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说好话不说坏话。有的地方在灶门口抹点酒糟或者老酒,这叫“醉司命”,把灶王爷灌晕乎了,他就不乱说了。焚香祭拜后,将旧灶君像揭下焚化,换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爷上天找玉皇大帝汇报去了。
祭灶用来甜和粘灶王嘴巴的一种美食---脉田糖瓜(一)
二、糖瓜脉田现状
我拍的糖瓜就是山东省文登市高村镇脉田村出产的。它是用大米和小麦芽经过数道工序加工而成,纯天然,绝对没有任何额外添加。
据说早年间,糖瓜是用大米和大麦芽做成的,现在大麦的产量很低,于是就改成用小麦和大米了。
麦芽糖: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入肺、胃。
功效:补虚健脾,润肺止咳,有滋养强壮作用。
主治:胃寒腹痛,气虚咳嗽。
说明:饴糖,又称麦芽糖、胶糖、饧糖,是由糯米、粳米、麦面、粟或玉米等经过蒸煮、发醇,加入麦芽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类食品,有软、硬二种,入药以软饴糖为主。
麦芽糖形状很多,最多的是长方形和瓜的形状。在有些地方,把麦芽糖叫做“糖瓜”。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种零食。
下图就是卖瓜人沿街叫卖糖瓜时随身携带的简陋糖瓜箱子,箱子用来装货,箱盖子用来摆货。
据说这只箱子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已经破旧残缺到用胶带缠了好几道。
卖糖瓜的年轻人说,今天天不好,雪后湿漉漉的地面,怕弄脏新箱子,所以今天用的旧箱子而没舍得用新箱子。
一只只制作精美的糖瓜只是使用市场上那种最薄最便宜的塑料袋一袋一袋简易包扎,摆在木箱子反放的盖子上。仔细看,你可以发现,包转袋的下面,用的是旧挂历纸铺盖的箱面。
大袋的卖5元,小袋的卖3元。
糖瓜的市场价格,现在大约是15元每斤。
上面的这位卖瓜人用的是一个破旧的行李车拖着糖瓜箱,下面这位卖瓜人是用一个三轮车拖着这糖瓜箱。
下图左面的长条型的粘芝麻的麦芽糖不是高村脉田生产的,据说是从西县批发来的,工艺和脉田村的有差异。
下图是箱子里那些尚未包装的糖瓜。
有的为防止粘连,糖瓜上还撒一层干粉。不过我那天没有拍到。
这种没有商标,没有包装的食品,自然是走不进超市和商场。所以只能靠小商小贩在自由市场上、在集市上摆摊或沿街叫卖。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口味和饮食喜好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如今人们大行其道的是过洋节,送洋礼物,吃洋东西。这祭灶的风俗也只有在乡村还得以保留,但是感觉其形式和内容也都越来越淡化了。不晓得如今灶王的口味是否也有所改变?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孩子们对糖瓜可不像过去那样稀罕了。毕竟,他们可以食用的、解馋的零食是越来越多、并且会日渐增多。
而且,他们喜欢的那些零食基本上都是穿着华丽的外衣,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神秘光晕和巨大的引力。这当然应该感谢轮番轰炸的新闻媒体以及那些精美绝伦的广告画面还有那些惊不死人不罢休的广告语。
祭灶用来甜和粘灶王嘴巴的一种美食---脉田糖瓜(一)(2)
祭灶用来甜和粘灶王嘴巴的一种美食---脉田糖瓜(一)(3)
不知道如今究竟是卖糖瓜人的少了,还是买糖瓜人的少了,还是做糖瓜人的少了?
究竟是哪个在先,哪个在后?
总之不容乐观的现状是:
20年以前,脉田全村10口熬糖的锅,大约80人在外销糖,从业人员120人。所产糖瓜曾经一度销往烟台、青岛等地;
如今,全村3口熬糖的锅,大约20人在外销糖,从业人员33人。
糖瓜日产量萎缩到每天300斤。
并且销售市场萎缩到只限于威海地区。
资料来源网络:
文登境内的脉田村,位于高村镇政府驻地东6公里。这里地处丘陵,四周高,中间低,山脉呈九龙聚会之势,遂得名脉田。脉田村虽然只有300多户,但这个村子制作糖瓜的历史已有200多年。当地流传这样一句话“高村的火烧、脉田的糖(瓜)、文登县的包子不用尝”表现了脉田的糖瓜所负盛名。
关于糖瓜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和庞涓曾一起师从旷世奇才鬼谷子。学艺接近期满时,鬼谷子想试一试二人才艺深浅,就出题测验,其中题目之一,就是让二人借日常五谷杂粮,制作一种食品,要求浆上来浆上去。庞涓求成心切,用黄豆做成的豆腐,虽然美味可口,但成型的豆腐却回不到浆汁中去;而孙膑则选用麦芽制作的糖瓜,不仅美味独特,而且糖瓜遇热又可变成粘稠的糖稀。村人因此称糖瓜为“浆上来浆上去”。
脉田糖瓜所用的材料是大米和麦芽,用料的比例是3:1,也就是3斤大米兑1斤麦芽;通常每做一次糖瓜,首先准备30斤麦芽,让其发酵生芽后备用;再将90斤大米煮熟,和发酵生芽的麦芽混合,添加8至9担水,一担水约50斤,然后用火蒸煮,在适当的温度下拉丝成瓜,完成这些数量的糖瓜,一般需用6至8人做一天。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寒冷,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脉田村的糖瓜,世代相传至今。一到冬闲村里的人们就自发的制作糖瓜,至腊月二十三小年时糖瓜的出售达到高潮。因为“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爷要上天”、“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并用又粘又甜的糖瓜祭祀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表达了人们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愿望。
脉田糖瓜不仅作为一种食品远近闻名,它还是群众民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祭祀用品,以糖瓜为载体折射出文登当地的信仰追求、饮食工艺、和节日习俗。现在的糖瓜仍然是家庭作坊式的,其生产规模也很小,有关部门正致力于开发糖瓜这个流传多年的民间名吃,创新制作工艺,扩大生产规模,叫响“脉田糖瓜”品牌,为文登饮食文化添加灿烂的一笔。
脉田糖瓜久负盛名。相传明崇祯年间,伯姓村民闯关东学得麦芽糖制作技术,回村后,组织族人成立制作麦芽糖瓜的小作坊,每年冬闲制作麦芽糖。此后,村中许多人学会作糖瓜。脉田糖瓜甘甜脆酥,入口即化。清嘉庆年间,就驰名胶东。清末,制糖作坊发展到6处,从业者50多人。后脉田糖瓜不仅受到当地群众青睐,而且大量销往威海、烟台、青岛、荣成等地。1990年,制糖作坊9家,从业人员120多人,年产糖瓜1.5万公斤,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