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也有寿命:每周高温消毒 半年退役

  由“筷子兄弟”主演的短片和演唱的歌曲已风靡大江南北,但今天要说的“筷子兄弟”,是中国人人手一双的实实在在的筷子。不要小看这对“兄弟”,因为它们不仅是国人饮食的必备之物,更与健康密不可分,究竟这对“兄弟”身上隐藏着什么样的健康秘密?面对市场上五颜六色、价格悬殊的筷子,我们该做何选择?

  竹筷木筷最适合上餐桌 新筷子煮沸半小时再用

  现在的筷子可谓花样繁多,竹的、钢的、瓷的、雕花的、彩漆的、卡通的、异形的,究竟哪种筷子最健康,最有资格陪伴一日三餐呢?专家的意见是“竹筷子和木筷子”。

  营养专家闫忠芳说,竹筷子应是经济实惠的就餐首选。质量好的竹筷子,无毒无害,遇高温也不会变形,且价格便宜。其次是木筷子,但需是本色筷子,那些彩漆木筷不建议使用,因为涂料中的重金属,铅以及有机溶剂苯等物质遇高温、油脂会溶解在食品内,对身体产生很多健康隐患。至于那些10元左右、五颜六色的塑料筷子,还是尽早扔掉吧,其质感比较脆,受热之后容易变形,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另外,现在流行的银筷子、陶瓷筷子、不锈钢筷子虽然对健康没有太大影响,但较重用起来手感欠佳。金属筷子导热性强,夹食过热的食物时,容易烫嘴,老人、孩子要避免使用。陶瓷筷子易碎不建议作为常用餐具。

  值得一提的是,新买的筷子需要去除筷子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积累的病毒和细菌以及某些化学物质。刚买来的筷子可以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洗洁精清洗后放到锅里沸水煮半小时后再使用。

  筷子每周都应高温消毒 超期服役易传播病毒细菌

  每个上班族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每天早饭以后,来不及洗碗筷,急匆匆出门上班,碗筷往厨房的案板上稀里哗啦一放,出门扬长而去。闫忠芳说,筷子能否为健康服务,清洁是最重要的。首先居家饭后要及时清洁碗筷。那种胡乱将筷子扔在桌子上的习惯,会造成筷子与细菌的亲密接触,时间越久,各种细菌就会在筷子上泛滥成灾,甚至渗透到筷子的内部。其次在外就餐,应准备公共筷子,因为筷子最容易传播幽门螺杆菌等病菌,极易引发家庭口腔和胃肠疾患。就餐时个人筷子放在碗上,尽量减少筷子和污染源接触机会。

  “要保持筷子清洁不变形,还应有正确的清洁方法。”闫忠芳说。有些人洗完筷子习惯湿淋淋的直接装入筷子盒,或用抹布把筷子擦干后装入筷子盒。其实,潮湿的环境正是许多细菌繁殖的温床,哪怕是少量的水渍,筷子经常“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会不可避免地染上细菌。正确的清洁方法是:用流动的清水一双双慢慢洗筷子,清洗过后,把水淋干再放进筷子盒,而且干湿筷子要分开放,以免细菌交叉感染,同时每周要清洗一次筷子盒,经常进行消毒,以保证其内壁干燥卫生。

  另外,有些家庭一双筷子可能要用好几年,实际上筷子也有寿命,一般来说,一双筷子用了半年以后,在筷子上面细小凹槽里就会残留许多细菌和清洁剂,这种情况下致病几率也相应增高。因此建议筷子每周用沸水煮五分钟左右彻底消毒,也可以每天放在高温消毒柜中消毒,持续使用半年以上应及时更新。

  一次性筷子隐患多多 外出就餐自带筷子更健康

  “外出就餐,很多人选用一次性筷子,认为其更卫生,殊不知一次性筷子隐患多多。建议人们外出就餐自带筷子,一方面环保另一方面卫生健康。”闫忠芳说。

  隐患之一就是保值期。很少有人注意一次性筷子也有保质期,过了保质期的筷子易发生霉变,轻者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发霉的筷子会滋生黄曲霉素等致癌物。国家质检总局早在2005年就要求一次性筷子外包装“应有制造厂厂名、厂址、出厂日期、保质日期和执行标准等标示”,但现今餐馆、超市中一次性筷子的包装上很难看到这样的文字。

  在外就餐时,如果发现竹筷或木筷有非本色的斑点,有的甚至是黑斑,表示该筷子很可能已经发霉变质,不可继续使用。筷子显得潮湿,或者出现弯曲、变形,则表示已受潮或搁置时间太长,很可能已经过了保质期。闻一闻,如果有明显的酸味则是受污染或过期的标志,不可继续使用。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人在吃饭前喜欢将筷子放在汤里烫一烫,认为这样可以杀菌消毒,其实不然。筷子在100℃的沸水里煮5分钟以上,才能达到理想的杀菌效果,更理想的杀菌方式是使用高温消毒柜。

  隐患之二是一次性筷子太白可能经过化学处理。一次性筷子经过二氧化硫熏蒸会变得很白,外观较好。但二氧化硫和其他物质结合便会成为亚硫酸盐,而亚硫酸盐在医学界已经被认定可能会导致哮喘,威胁人体健康。如果一次性筷子有刺鼻的气味一定不要使用。

(责任编辑:王健淇)

(0)

相关推荐

  • 筷子使用超3月诱发肝癌?

    据<新闻晨报>报道,最近,一条关于"筷子使用超过三个月可能诱发肝癌"的微博在网上热传.昨天,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筷子说明书上都注明了筷子的"保质期" ...

  • 筷子变色可能致癌 木质筷子细菌含量很夸张

    筷子变色就应赶紧换 筷子用久后,本身的颜色会随着时间和使用的频率发生变深或变浅,这时候建议更换.筷子颜色发生变化,表示材质本身性质一定发生变化.而细菌的长期堆积正是发生颜色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家在使用筷 ...

  • 用醋冲洗筷子对耐酸菌无效

    筷子是大家每天都要用的吃饭工具,它的卫生安全问题关系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媒体曾多次报道,不少餐馆可重复使用的筷子不能保证用后消毒,或餐馆内的筷子消毒设备存在问题,使消费者对筷子的卫生安全产生忧虑.对此 ...

  • 醋洗筷子消不了毒

    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醋酸具有一定的杀菌.抑菌作用,对芽孢杆菌.微球菌(最为常见,食物腐败菌).荧光假单胞菌和亨片氏球菌(乳品.鱼贝等多种食品的低温腐败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但对于耐酸性的细菌来说, ...

  • 多家餐具消毒企业消毒过程如同"投毒"

    池水布满垃圾老鼠蟑螂横行 用洗衣粉洗餐具 2007年,新快报记者曾通过暗访.卧底等方式,陆续曝光了广东省餐具集中消毒企业生产卫生.员工素质.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时隔5年,新快报联合南方电视台,再次对 ...

  • 三招教你辨别不合格消毒餐具

    近日,某报记者卧底温州"康洁"消毒餐具发现:①每副餐具至少经过九双不带手套的手②筷子最脏③不洗手就上工作台④残渣和餐具一起消毒⑤消毒后碗筷直接摆地上⑥消毒后仍有污迹用抹布擦⑦带血迹 ...

  • 开水烫碗不能消毒

    现在,许多人外出到餐馆尤其是小餐馆吃饭,喜欢在饭前用开水烫碗,以为这样就可以杀菌消毒.对餐具来说,高温煮沸确实是最常见的消毒方式,很多病菌能都通过高温消毒的方式杀灭.但是,高温消毒要真正达到效果必须具 ...

  • 开水烫碗消毒不可取

    现在,许多人外出到餐馆尤其是小餐馆吃饭,喜欢在饭前用开水烫碗,以为这样就可以杀菌消毒. 对餐具来说,高温煮沸确实是最常见的消毒方式,很多病菌能都通过高温消毒的方式杀灭.但是,高温消毒要真正达到效果必须 ...

  • 生冷食物多含细菌 注意杀菌消毒

    ●空肠弯曲菌 空肠弯曲菌常存于鸡肉和牛肉中,人若感染会在2到5天内出现腹泻.痉挛.发烧症状,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病情持续约一周时间.若要防止感染,处理生冷鸡肉.牛肉应及时洗手,并清洗相关厨房用具,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