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红:有关面条营养的12个问题

  面条的好处,一是烹调起来简单方便,二是做成凉面,过个水,能吃得更为凉快。不过,在面条当中,也有相当大的技术含量,也有很多人的顾忌担心。某电视编导一口气给我提了9个有关面条的问题,我自己又加了三个估计很多朋友也有兴趣的问题,这里就把我的回答一起贴出来。

  问题1:面条越筋道越有营养吗?是不是越筋道的蛋白质含量越高?

  答:的确,面条的弹性,和面粉中的蛋白质有密切关系;而面粉的蛋白质含量,以及面筋的质量,都和小麦的品种有关。所以,有些品种的小麦适合做面条,有些则做成煎饼更合适…

  面粉里的蛋白质以“面筋蛋白”为主,它具有奇妙的粘弹性——能成团不散,有很大的延展性,还有很好的弹性。这种美妙的性质,几乎没有任何一种食材能够与之匹敌。世界上以面粉为原料的食品超过万种。这也就是面粉为何成为世界第一粮食的缘故。

  一般来说,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越高,在什么添加剂都不加的情况下,它的韧性和弹性就越好,拉伸和煮制的时候越不容易断条,当然在同样煮制时间的情况下,口感也就越筋道。

  不过,仅仅是面条的蛋白质含量和筋力相关。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是多少,则完全没有关系。甚至,很多筋力非常好的面条,其维生素含量比普通面条还要低。

  问题2:有什么方法让面条变得更筋道?

  答:我国传统种植的多数小麦品种面筋含量不够高。在没法改变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情况下,人们想了很多方法来改变面条的口感。最常见的方法是在面粉里加入盐,利用盐离子的作用,使面筋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从而不容易煮烂。所以,看看超市里的挂面产品,大多都有“盐”这个配料。家庭烹调中,也常用这个方法。

  不过,更好的方式是在面团中加入碱。这是因为,在碱性条件下,面筋蛋白里的“巯基”这个化学基团容易失去氢,更易在蛋白质分子之间交联形成“二硫键”,就好似在蛋白质之间拉上很多绳子,把它们拴在一起。蛋白质之间越紧密,越不容易松散,自然面食品的筋力也就越强。

  所以,如果在超市的冷藏货架看看,那些所谓日式拉面之类产品上,都有“碳酸钠”的字样;而民间做兰州拉面用的“蓬灰”,以及各种草木烧出来的灰,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钾。碳酸钠(俗称苏打、纯碱)和碳酸钾都有明显的碱性,自古以来就为人类开发作为最早的食品添加剂。这个方法还被南方爱吃大米的居民开发利用,做成梘水粽子之类的弹牙食品。

  其他让面条变筋道的方法还有加氧化剂、加植物胶、加保水剂和加酶制剂这几类。加氧化剂,就是加过去常用的“增白剂”,它们会通过氧化作用,让面团中的蛋白质更好地形成“二硫键”。所谓加植物胶,就是加一些有粘性的胶质物质。比如说,把海带里的胶提取出来,加到面团里,面条会更有耐嚼口感。又比如说,加入磷酸盐这些喜欢“绑定”水分子的物质,也能让面条变得饱满而不易烂。最有科技含量的方法是加谷氨酰胺转氨酶。这东西就是传说中的“肉胶”或“生物胶水”。它们能让食物中的蛋白质自然而然地“粘”在一起,用好了之后,也能让面团中的蛋白质互相拉手,变得筋力更强。

  民间传统上还有一些让蛋白质和淀粉质地更为韧性的方法,比如加硼砂、加明矾。因为这些方法有害健康,目前已经被我国法规所禁止(比如南亚和东南亚等很多国家还在许可使用),故在这里不做讨论。

  问题3:颜色发黄的面条能买吗?是不是越白的面条越好?

  答:面粉本来应当是略发暗、略发黄的颜色,并不是纯白。纯白的面粉,一是去掉了太多外层营养价值高的部分,二是用氧化剂处理过,把面粉中少量黄色的类胡萝卜素氧化掉,颜色就显得更白。不过,如果面粉煮完、蒸完颜色明显发黄,那最大可能是加碱的缘故。

  除了微量的类胡萝卜素之外,面粉中含有微量的“类黄酮”物质。这类抗氧化物质平时是几乎无色的,但一旦处于碱性环境,它们就会表现出鲜明的黄色。洋葱、土豆、苹果等食品煮熟后会发黄,加碱过量的馒头蒸后发黄,梘水粽子颜色发黄,粤式大云吞的皮颜色发黄……奥妙都在于这里。所以,看到面条颜色发黄,千万不要自作多情,以为人家给你放了鸡蛋之类的好材料。方便面里除了加碱之外,再加点黄色素倒是有可能的……

  黄色的面条,并没有什么毒性,但在过瘾口感之外,也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就是维生素含量下降。因为面粉本来是维生素B1的良好来源,B2也不少,但一旦加入碱,就会让这两种维生素迅速分解,煮制的时候除了加热还要溶于碱水当中,几乎被赶尽杀绝。所以,是否要以牺牲维生素为代价享受筋道口感,这个只能说是个人选择了。

  4 高筋面和低筋面是不是适合不同人群?据说高筋面不适合高血糖人群食用?

  答:高筋面粉,通常指的是面筋蛋白质含量高的面粉,它筋力好,适合做面包、馒头、饺子和面条之类需要卓越韧性和弹性的产品。而低筋面粉蛋白质含量低,质地松散,适合做饼干、蛋糕之类不需要韧性,更喜欢松脆或松软的产品。

  90年代的研究发现,如果把面粉中的面筋蛋白去掉,面粉产品的消化速度就会加快,血糖反应就会显著升高。换句话说,蛋白质去掉了,面食品就消化太快,淀粉飞快地变成葡萄糖,一窝蜂地挤进血液,当然就会引起比较大的血糖峰值,这对于糖尿病人是相当不利的。另外,质地太松软,也会加快消化速度,比如馒头、面包、蛋糕之类,血糖反应都很强烈。

  所以,为了控制餐后血糖,糖尿病人应当选择筋力比较强、消化比较慢的面食品,比如用硬粒小麦做成的通心粉,以及比较有韧性的意大利面,西方研究发现它们升血糖都比较慢。就中式面条而言也一样,耐嚼的面条比较便于控制餐后血糖。

(0)

相关推荐

  •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月饼需要添加防腐剂吗?

    (关注此微博: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今年的月饼似乎与往年有所不同,因为在国家颁布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之后,月饼当中很多添加剂都不能用了,比如各种人工色素和漂白剂,以及从前最常用的防腐剂苯甲酸.于是 ...

  • 范志红:病人不一定要喝白粥 杂粮粥营养更高

    第六期食话实说:熬得稀烂的白粥没营养? 现在很多人认为手术后的病人需要补充营养,因此在家中熬粥的时候也熬得烂烂稠稠的,自认为这样,一有利于病人消化,二营养价值丰富.民间还有些舆论认为病人一定要喝熬的稀 ...

  • 范志红:五个问题教你看懂饮料包装上的"糖"

    一.营养成分表上的碳水化合物的量就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加入的糖吗? 范志红老师指出,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配料中原有的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的含糖甜味剂的总和.即包括了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所有 ...

  • 范志红:做豆浆还是先泡豆好

    做豆浆还是先泡豆好 豆子在冰箱里泡一夜再倒进豆浆机里面,一点都不麻烦.但是和干豆直接打豆浆相比,浸泡一夜可以大大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比如植酸,单宁,蛋白酶抑制剂等.换句话说,豆浆中的营养素就更容易被 ...

  • 范志红:肉食里的"美丽"致癌物 须警惕

    在食品安全的认知方面,人们往往对自己新知道的风险恐慌不已,却对自己天天接触的风险完全忽视.比如说,人们害怕隔夜的蔬菜隔夜的茶,因为听说里面有个叫做"亚硝酸盐"的有毒物质,却不知道咸 ...

  • 范志红:这样吃肉也可以很健康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清炖. 一般来说,新鲜鸡肉和牛羊肉下锅前不需要焯烫,但大部分猪肉,或者质量不太好的牛羊肉,最好先做焯烫处理.此外,如果只吃肉,热水下锅或烫久一点都行, ...

  • 范志红:选择低脂高纤维食品应对过劳肥

    秋凉到来,本该是欢庆丰收的时候,却往往又是工作压力的开始--眼看离年终只剩下一两个月,怎能不急忙赶工呢,否则评比.考核.晋升之类的事情,拿什么去应付呢. 可是,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被一个谜团一样的问题 ...

  • 范志红:"高档盐"的营养价值有多高?

    <北京晚报>近日选择了玫瑰盐.竹盐和深井盐份3个样本,送到权威检测机构,测定了钠.镁.铝.硅.硫.氯.钾.钙.铁等元素的含量. 在这些元素当中,铝.溴元素可能对人体有害,但测定结果含量很低 ...

  • 范志红:五谷糊粉.五谷豆浆和杂粮粥 营养还在吗?

    近年来,不仅豆浆机.电压力锅日益普及,各种烘焙的五谷杂粮粉也走进了几乎所有大超市.过去人们认为粗粮杂豆杂粮烹调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嫌麻烦而不肯去吃,现在这种理由几乎已经不存在--因为烹调起来已经非常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