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剑锋:警惕腰围上的中国

  肥胖,曾被中国人视为“富态”,如今却被公认为“病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仅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食物短缺到供给充足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然而,中国人在富起来的同时,也迅速胖起来了,营养过剩代替了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人口数量直线上升。肥胖不仅是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重要诱因,也是影响人均寿命的关键因素。医学研究证明,腰围和寿命成反比,腰围越长,寿命越短。

  肥胖现象的发生,既与食物结构的变化有关,也与人们的过度饮食有关。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的餐桌上以清淡素食为主。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鱼大肉成了餐桌上的“主角”。与此同时,大吃大喝之风愈演愈烈,过量的食物进入人体,超过了生理需要,引发了一系列“富贵病”。更令人忧虑的是,汉堡、薯条、冰激凌等洋快餐风靡一时,人们摄入的热量越来越多,运动量却越来越少。于是,“舌尖上的浪费”很快变成“腰围上的负担”。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的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腰围上的负担”则暴露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危机。一位西方作家指出,肥胖问题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系统的一枚“定时炸弹”。作为一个“未富先胖”的国家,中国很难承受日益增加的医疗费用支出之重。肥胖,无疑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负能量”。

  腰围绝不仅仅是个人的美丑问题,而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肥胖人口的比例并不高。今后十年到二十年,是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的关键战略时期。只要抓住机遇、适时干预,就会事半功倍,遏制肥胖蔓延。否则,肥胖问题不仅会影响几代人的健康,而且会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导致中国“因胖而困”。

  遏制肥胖,合理饮食是第一要素。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这和其清淡少量的饮食习惯有关。日本传统文化推崇“新鲜至上”,国民喜欢吃鲜鱼、蔬菜和水果等,而不喜欢吃加工食品。另外,日本人的厨房一般都不大,没有太多地方储存食物,因此去超市买新鲜蔬菜的次数较多。其实,中国人也有良好的饮食传统,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平衡膳食宝塔”,不仅符合营养学原理,而且符合中国人的饮食特点。因此,中国人应守住这座“宝塔”,大力倡导健康的饮食文化。

  遏制肥胖,还需政策引导。日本是第一个为控制肥胖率而立法的国家。根据规定,在40至74岁的公民中,女性腰围不得超过85厘米,男性不得超过90厘米。日本企业还要求职员每年体检一次,如果腰围不达标,就会被强令减肥,甚至给予处罚。还有一些国家采取了征收肥胖食品税、提高肥胖者医疗保险费等政策,力图减少肥胖人口数量。可见,运用经济和社会政策鼓励国民减肥,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一个肥胖的国家,不仅是虚弱的,而且是危险的。中国人不仅要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还要掀起一场“腰围上的革命”。只有人民更健康,国家才能更富强。

(0)

相关推荐

  • 警惕舌尖上美食"陷阱"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热播,中国农村最美味最古朴的数百种美食,再次触动了十几亿观众的味蕾.不过,在这些美食背后,也隐藏了大量健康"陷阱".目前,腌.烤.煎.炸四种最 ...

  • 中国豆豉和日本纳豆营养一样吗?

    许多研究表明,日本纳豆含有独特的纳豆激酶,具有溶血栓.降血压.防治糖尿病等功能.而其生产原料.生产菌株甚至生产工艺都与中国传统的食品--豆豉极其相似.如果二者为一种物质或归为同类物质,那么豆豉是否也具 ...

  • 提醒:给孩子12种禁忌食物

    禁忌食物一:3个月内不要盐 3个月内的婴儿从母乳或牛奶中吸收的盐分就足够了.3个月后,随着生长发育,宝宝肾功能逐渐健全,盐的需要量逐渐增加了,此时可适当吃一点点.原则是6个月后方可将食盐量每日控制在1 ...

  • 国人豆类和奶类吃得过少

    脂肪和油吃得有点多,豆和奶制品却吃得不够! 日前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我们的脂肪摄入量增加,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为32.9%,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 ...

  • 洋奶粉还靠谱吗?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奶粉消耗最大的国家,但同时,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家长,像中国家长一样对奶粉忧心忡忡. 记者 黄祺 实习生 韩学玮 谁利用了公众焦虑 "六个品牌都不合格,其他的五个是哪 ...

  • 蜂蜜:酿造纯正的甜蜜

    如果您是蜂蜜的消费者,应该注意到最近蜂蜜市场的变化.随着蜂蜜价格的小幅上涨,一些蜂蜜产品却下架了.这些变化背后的信息是--国家强制性标准<蜂蜜>(GB18796-2005)贯彻实施1年多来 ...

  • "舌尖上的中国"很美 百姓肠胃里更要干净

    一个在深夜播放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居然火了,各路"吃货"是饱受折磨,一边口水哗哗地响,恨不得去舔电视屏幕,一边眼泪汪汪地流,心里憋屈--"舌尖上的中国&q ...

  • [味觉大战]倒计时 导师孙兆国"有态度"

    他已过不惑之年,却始终痴迷于"下厨"一业:二十多载春秋,孜孜不倦醉心美食领域研究:他深谙中西餐文化,曾在历年来各大烹饪大赛上获得殊荣,曾一度被誉为"食神",更是 ...

  • 夏日适合喝花卉茶来养生

    在印度和中国的茶叶出现以前,花卉茶就已被皇妃贵族的女子们广泛饮用. 十六世纪,妇女们还习惯在身上佩带装有花卉的布袋,以防止细菌感染,并达到芳香的效果.当时也已经把花卉药材用于烹饪食品上:中国第一本药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