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止咳解燥润肺--[秋梨膏]
以下来源于网络:
秋梨膏是由秋梨和祛痰中药配伍加工而成的药膳饮品,《本草求原》中所载的“秋梨蜜膏”为史料记载,相传始于唐朝。据说,唐武宗李炎患病,终日口干舌燥,心热气促,服了上百种药物均不见疗效,御医和满朝文武束手无策,正在人们焦虑不安之时,一名道士用梨、蜂蜜、及各种中草药配伍熬制的蜜膏治好了皇帝的病,从此,道士的妙方成了宫廷秘方,直到清朝流入民间。秋季养生食谱
秋梨膏也叫雪梨膏,是以精选之秋梨(或鸭梨、雪花梨)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祛痰、生津、润肺药物,如生地、葛根、萝卜、麦冬、藕节、姜汁、贝母、蜂蜜等药食同源之原材料精心熬制而成的药膳饮品,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热燥伤津所致的肺热烦渴、便干燥闷、劳伤肺阴、咳吐白痰、久咳咯血等呼吸道病症。秋梨膏过去是宫廷内专用的药品,直到清朝由御医传出宫廷,才在民间流传。又由于后来一直用北京郊区的秋梨调制,并在京城售卖,所以成为了北京传统特产。
秋梨膏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阴虚肺热之咳嗽喘促、痰涎粘稠、胸膈满闷、口燥咽干、烦躁声哑。对肺热久嗽伤阴者尤佳。
适用人群:梨润肺,枣补血,姜暖胃,蜜养神,乃一道秋季滋补良品。尤其适用于抽烟喝酒又不爱喝水的人,清肺润肺、养胃和胃。美容暖身,滋阴润肺,通便清火,女性佳饮。
禁忌情况:进入秋季,天气干燥,有些人的案头便摆上了一瓶秋梨膏,像饮料一般随冲随喝,感觉又清心又润肺。但是,专家提醒大家,秋梨膏不能当做饮料喝。手脚发凉、大便溏泄的人不宜服用。秋梨膏具有生津、降火、养阴、润肺、止咳血等功能,是因为膏中所含的都是凉性、养阴生津的药物,如秋梨性寒凉,麦冬性寒、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生地、葛根、贝母等均是如此,所以,脾胃虚寒、手脚发凉、大便溏泻的人最好别吃秋梨膏,以避免虚寒症状加重,更易腹泻,即便是易上火、大便干、咳嗽患者也不能多吃。
10个梨熬到最后就装了2瓶,估计才400-500ml,可见其精华啊
秋梨膏的做法多样,可以自己调节,里面的中药材也不是全部都要放的
有的人直用川贝和梨也一样能做秋梨膏
自己做的秋梨膏虽然叫膏,但是其实不是很浓稠的
想要浓稠的话就必须放很多糖粉,我觉得没必要
其实喝的时候兑水都差不多,所以我没放很多糖,做出来的还是比较稀的
后来我在淘宝上搜了下秋梨膏,还真有,不过很便宜,大概二三十元300多克
我在想那他们能用什么好药材呀?
我自己做的这些,20g川贝粉药店就卖100了,再加上其他的药材和梨
七七八八也有150元了,一共就熬出来这么两瓶
想想药效也比卖的好啊,所以自己做的东西更好
市售的还会添加很多增稠增甜的东西,其实真正含多少药效呢?
【秋梨膏】配方参考夏天 秋季喝什么汤好
原料:
梨10个、白茯苓30克、川贝粉20克、麦冬20克、罗汉果2个、红枣(去核)30克、冰糖30克、姜片25克、蜂蜜200克,水约500克
做法:
1、梨子洗净,梨皮的药效也很好,所以不去皮的话最好用盐擦擦梨皮再洗干净,去掉外面的果腊
2、把梨子切成小块,梨核弃之不用
3、把梨放入料理机打成泥
4、准备好白茯苓30克、川贝粉20克、麦冬20克、罗汉果2个拍扁、红枣(去核)30克、冰糖30克、姜片25克,适当洗洗干净
5、把梨泥和药材全部倒入锅中,加入水,大火煮开
6、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煮1小时,因为梨泥比较粘稠,煮的时候要注意糊底,所以时不时开盖搅拌下,但是要注意!梨泥很粘稠,锅内温度很高,搅拌的时候汁液会外溅,一定要做好防烫措施,可以戴手套或者用锅盖挡一下
7、待汤汁不烫手了用纱布包住然后过滤梨泥,把汁液过滤在一个容器中,我包了双层纱布
8、挤出的汤汁
9、再把汤汁过滤到干净的锅中
10、大火煮开转小火煮,煮去一半的水分,我大概用了1小时,待汤汁冷却后加入蜂蜜,搅拌下即可。然后装入消毒过的瓶子里。(能煮到浓稠,一定是加了大量的糖或者蜂蜜才能有的效果,如果你糖加的少,只需煮去一半的水分,让汤汁浓缩些就可以了)
喝的时候舀一两勺,兑点温水服用,不要用热水,会破坏蜂蜜营养,一般早晚饮用。
君君小贴士:
1、蜂蜜最后加入,因为高温会破坏蜂蜜营养,所以要等汤汁凉了以后加,同理,秋梨膏要用温水冲服。
2、还想提醒大家的就是步骤6了,千万要小心,不要被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