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十年回顾与展望:潮流变幻不离安全健康

  见证人:常天乐,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发起人

  过去,顿顿吃肉才是好生活,如今,人们为了健康开始吃素;过去,人们追求食物种类的丰富多样,如今,人们开始寻找“有机”、“绿色”食品;过去,进口食品就是“高档优质”的象征,如今,人们开始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10年来,人们的饮食潮流悄然变化,但最根本的出发点却始终未变,那就是让饮食更安全、更健康。

  事件1 有机农业需求“井喷”

  【事件回放】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近10年,当人们谈化肥、农药、瘦肉精色变时,有机、绿色、无公害等各种食品的认证更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而当一些“有机”、“绿色”蔬菜也频频被发现问题后,以餐桌安全为诉求的本土的、草根的自发行为——有机农夫市集又应运而生。

  有机农业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与其他国家不同:从上世纪90年代始,就有企业开始做有机农业,规模不小,只是大部分是为了满足出口市场。同时,官方有环保部门的推动。美国、日本等国的有机认证机构来国内交流,对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也起到很好作用。

  2008年,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的严重性一下子刺激了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井喷”,有许多资金进入有机农业,有机农业开始迅速发展。

  有机农夫市集的初衷是为了吃到放心、安全的菜,组织者本身也是消费者,它是一种参与性保障体系。来市集的消费者比普通超市的消费者更认同环保等理念,更看重生活品质,而非虚头八脑的面子。他们很关注食品安全,比较有社交感,愿意和农户、买家聊天,在市集外拜访农户,在微博上进行互动,也比较有责任感,有情怀,关注社会问题,尊重别人,尊重生产者的劳动,珍惜菜不浪费。

  有机市集在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交易服务外,还担负着教育的功能。我们会从市集小厨房和代售部分拿出一些来做公益基金,设立生态农业奖学金,让外地农户可以来北京接受有机农业经营。或者专门用于补贴、鼓励农户从事有机农业,并请专家、老农户教给小农户更多有机种植的知识。

  见证人:小白,《小白素食记录》一书作者,微博“小白素食记录”博主

  事件2 从“吃肉好”到“吃素健康”

  【事件回放】

  在饮食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有一些人主动放弃了食用肉类食物。素食、素斋的流行,让人在吃得健康之外深思如何吃得文明。

  以前人们觉得肉好吃,但现在在很多人的饮食理念里,肉是引发高血脂、能量摄入过高的食物,而蔬菜和水果则是有益健康的食物。几乎所有人都能接受少荤多素的健康理念。

  在肉源动物的饲养、生产环节上,更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于是,我从2008年底开始吃素。毕业上班后,需要在外就餐,就叮嘱餐厅做不要放猪油的素菜。我认为现在餐馆里素食的选择面也越来越大,亲朋间也都能理解我的素食坚持,点菜时都会友好地让我先点。父母也很认同素食,因为他们看到我吃素后没有营养不良,各方面状态都很好。我认为素食是一种理念,10年前,人们好不容易吃顿肉,没有人愿意吃素。现在不一样了,人们认为吃素健康,如果担心素食会带来营养问题,可以参照《素食者膳食指南》。

  见证人:云无心,松鼠会成员、科普作家

  事件3 进口食品“走下神坛”

  【事件回放】

  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曾一度让人们更加青睐进口食品,消费者在全球“疯抢”外国婴幼儿奶粉,进口食品超市也越开越多。但进口食品一定优于本地食品吗?一定比本地食品更安全吗?通过人们的实践,消费者已开始理性分析进口商品的优劣。

  过去,人们大多认为进口食品就是“优质”的保证。其实,进口食品也分不同情况。

  常规食品的进口食品多数是比较大的品牌。生产者规模大,利润率相对较高,所以更加重视产品质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进口产品就是“高质量”、“安全”的保证。没有人能保证任何一个厂家的食品“绝对不会出问题”。

  还有一些中国不产或者产得不多的食品,其卖点实质上跟营养安全通常无关。如橄榄油、三文鱼、蓝莓之类,主要是“物以稀为贵”、“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想法让它们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对象。

  此外,同一种动物或者植物,会有不同的品种,因此会导致风味、口感、外观的差异。比如加拿大的双低芥花油、新西兰的奇异果等等。能够做到行销国际的产品,在品种上往往也有更多优势。

  进口食品深得人心的一个心理基础是历史原因。以前都是把“远销海外”作为一种产品品质优越的标志,于是人们的潜意识中会认为“能够出口的就是优质的”,同样的心理暗示下也会认为“进口的就是优质的”。但出口与进口,只是找到了合适的销售渠道而已。就产品质量而言,只需要满足进口国的检验标准即可,而这个标准,对本地企业是一样的。

  ■ 潮流词

  健康教育专家“持证上岗”

  从张悟本的绿豆茄子到马悦凌的固元膏,越来越重视健康的人们,也越来越容易被所谓的“健康专家”忽悠。2011年8月,北京经官方认定的251名健康教育专家“持证上岗”,让人们意识到,健康教育更需要严谨科学的态度,而不是耸人听闻、神秘兮兮的各种“禁忌”。

  盐勺油壶

  中国居民普遍饮食过咸,食盐摄入量偏高,即便是在饮食较为清淡的广东地区,据2002年广东省居民膳食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城市居民每日摄入食盐8.7克,比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日6克标准高出45%。

  为了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限制食用盐和油摄入量,社会开始推广限盐勺和控油壶。这反映了全社会对膳食营养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的重视。不过,“重口味者”仍难免在烹饪时多放几勺。

(0)

相关推荐

  • 食品行业的10大"潜规则"

    要想吃得健康,只知道科学的营养搭配还不够,识破加工食品行业里的秘密也应成为必备能力之一.<生命时报>记者结合美国多位食品专家观点采访国内营养专家,为您揭开食品行业里常见的10个秘密. 别轻 ...

  • 2012食品行业"金酸莓奖"

    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一些大公司.大品牌也频频深陷其中,更让老百姓无所适从. 速冻食品"金酸 ...

  • 常吃辛辣食品的十大好处

    辛辣食物受到世界上很多人的喜爱.据最新研究,在你的食物中加入一种辣味作料,对健康来说,比你想象的更有利.辛辣食物的益处包括: 一.帮助减肥:辣椒中含有辣椒素,可以加快物质的转化速度,帮助身体组织加速燃 ...

  • 2015食品与健康的十大趋势

    近日,美国<新营养商务>杂志最新载文,刊出美国著名食品行业分析专家朱利安·梅乐廷等人的最新研究报告,总结出2015年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十大发展趋势.对此编辑邀请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学会副主 ...

  • 百姓最熟悉的食品饮料品牌-康师傅

    康师傅,"康"是指健康的意思,"师傅"二字则是具有亲切.责任感.专业化的内涵,而"康师傅"叫起来,特别有亲切的感觉,康师傅logo独有的敦厚 ...

  • 世卫辟谣:未发布垃圾食品名单

    2003年以来,一份名为"世卫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单在国内广为流传.火腿.肥肉.罐头.冰淇淋等人们日常消费的食品均赫然在列. 12年来,新华网.人民网等权威新闻网站以及&l ...

  • 75%以上消费者遇食品安全问题,50%不维权

    上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已经由国务院讨论并通过,"提高不法企业违法成本"和提升消费者.协会等监督.维权意识是重点内容之一. 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主体,主要是各个相关部 ...

  • 国内连锁餐饮行业遇信任危机

    过去一个月里,先是味千拉面身陷"勾兑骨汤门",接着肯德基又被爆出了"勾兑豆浆",其后山西爆出95%的老陈醋均为"勾兑醋",最后连一向在顾客中 ...

  • 蜂蜜产品被曝八成白糖勾兑 行业乱象由来已久

    近期一家企业老总曝光蜂蜜行业潜规则称,全国年销售蜂蜜50万吨,其中有40万吨是白糖加工,这再度引发了人们对蜂蜜质量的质疑和忧虑. 蜂蜜市场风波再起 日前,河南斯美特食品公司总经理王冠群在其个人微博上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