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阿胶黑幕
业内人士爆内幕 九成阿胶不合格
涨到380元一斤的阿胶用下脚料制作,企业指牛马为驴,用牛皮、骡马皮制作阿胶。阿胶是一种滋补品,在我国有25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药学经典――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把阿胶列为“上品”。阿胶主要由整张驴皮熬制而成,因原产山东东阿县而得名。在山东东阿县有很多阿胶制品企业,央视记者调查时发现,当地的阿胶制品生产企业,所用的原料很多是掺有牛皮、马皮的劣质阿胶。河北无极县永丰药业一国药准字号阿胶就是使用劣质皮料熬制而成的。
东阿企业外地购阿胶原料
东亚阿胶制品公司是东阿县有名的阿胶食品企业。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每年生产阿胶颗粒、阿胶糕、阿胶枣等产品将近2000吨,仅原料阿胶就要用80多吨。然而记者发现,这家位于东阿县的企业却从山东阳谷县和河南台前县购进阿胶原料。
据该负责人介绍,外地的阿胶价格便宜,本地阿胶要90多元/公斤,外地阿胶的价格仅为23元/公斤。东阿县的许多阿胶加工厂都从阳谷或台前购买阿胶原料。
据了解,加工阿胶的主要原料驴皮,市场价约为30元/公斤,大约每3公斤驴皮能熬制一公斤阿胶,正品的阿胶仅驴皮原料成本每公斤就要90元。
皮革下脚料冒充驴皮
记者随后到供应低价阿胶的河南省台前县百忍堂胶业有限公司调查。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生产阿胶使用的原料皮,基本上都是在皮革加工过程中割下来废弃的头脸皮和腿脚皮,也就是通常说的下脚料。而且这些下脚料当中还混杂了其他皮料,其中有40%是牛皮。该负责人承认,传统加工阿胶用的应是整张驴皮,根本就不会使用这些下脚料。
该公司位于台前县吴坝乡一个破旧的院子里。院子里、大门外的农田里和臭水沟边,都晾晒着许多一块块干柴似的东西。这些东西上面苍蝇乱飞,尽管快要晒干了,还不时散发出阵阵臭味。公司负责人承认,这是用来生产阿胶的原料皮。
记者看到,已经晒干的下脚料,一部分堆放在露天的院子里,更多的是和工人们穿过的长胶靴一起堆放在车间浸泡皮子的池子里,有的已经腐烂变质,甚至都长蛆了。
这些已经腐烂变质、混杂着不同皮革的下脚料经过浸泡后,被放入一种木制的大滚筒里进行冲洗,之后就放入化皮炉蒸化。皮子经过蒸化,再倒进敞口大锅里熬制。熬出的胶浆倒入容器后,没有任何防尘、防蝇虫等方面的措施,就放在车间门口的地上冷却。冷却后经过切片,就是成品的阿胶片了。
就这样,这家公司生产出来的成品阿胶流入了市场。
下脚料价格水涨船高
河北省无极县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成品皮革加工基地之一,全县的皮革加工厂每天产生的皮革下脚料就有数百吨之多。西高村是无极县皮革下脚料的交易集散地,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堆满了下脚料。
无极县一皮革经销商介绍说,他出售的下脚料主要是被阿胶企业所购,然后用来熬胶。在四五年前,这些皮革下脚料根本没有人要,有的被当做垃圾处理了。而近几年,由于附近阿胶厂的大量收购,下脚料竟然成了抢手货,货源开始紧张,价格从最初的750元/吨一路涨到2100元/吨。
也就是说,阿胶厂使用的皮革下脚料价格每吨为2000多元,而如果使用正规的驴皮,成本却高达每吨3万多元,巨大的价格差异,使得一些阿胶厂选择下脚料作为原料生产所谓的阿胶。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山东阳谷、河北无极等地的几家阿胶生产企业,发现这些企业的原料仓库里都有这种下脚料,有的厂家甚至找不到一张完整的皮子。
记者走访广州部分超市和药房,没有发现央视曝光的品牌产品,不过记者也发现,阿胶块或者含阿胶的保健品、食品价格相差甚远。单从阿胶块来说,价格“三级跳”。其中品牌著名的东阿阿胶最贵,要355元/500克,另外一个老字号福胶阿胶,375克装卖185元,125克装卖65元,相当于500克卖250元,而另一款也是山东产的阿胶,500克装价格仅需65元,“这些牌子年轻,所以便宜。吃起来腥一点,口感没那么好,工艺没那么好。制阿胶要一定经验和技术,老牌子的经验老到好多。老牌子的选料也会好一点。”大森林药房的一位店员说道。老百姓大药房的店员也说,东阿阿胶比较多人买,“但有的人喜欢比较经济实惠的,平时炖一下汤就买五六十元那些。”
药用阿胶也用劣质原料
河北无极县永丰药业有限公司具有40年的阿胶生产历史,主打产品是“青龙”牌阿胶。这种阿胶是药用阿胶,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13021942。
永丰药业的成经理介绍说,正宗的药用阿胶,购买者主要用来治病,因此原料必须地道,只能用整张的驴皮。
但记者发现,永丰药业宣称的用纯驴皮熬制的阿胶,价格竟非常便宜,每公斤仅45元。记者在药厂原料仓库发现,整张驴皮下面,隐藏着多种皮料的下脚料。据介绍,这些皮料中有马皮,也有骡子皮。
经过记者调查发现,永丰药业为了降低成本,竟然也采用下脚料冒充纯正驴皮来熬制所谓的药用阿胶,因为价格便宜,所以销路一直很好。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厂每年产销的药用阿胶达300多吨,在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北京等地都有售。
业内人士称九成阿胶食品使用劣质原料,甚至不含阿胶,普通食品阿胶含量尚无标准
山东某大型阿胶生产企业广东分公司的负责人李飞透露,市面上的阿胶产品目前分为三大类,一是阿胶块、阿胶口服液等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二是有保健品批准文号(即“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三是阿胶糕、阿胶枣和没有取得任何批文的含阿胶的口服液等普通食品。
李飞说,这三类阿胶产品掺假造假的程度也不一样,其中药品类阿胶,约有三分之一的产品使用工业下脚料等原料制造阿胶。保健食品的原料原则上得从生产阿胶的药厂购买,“我们是全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之一,但目前还没有哪家保健品企业从我们公司大规模采购过。这些保健品大部分也使用劣质阿胶。”
李飞表示,最要命的当属那些号称含阿胶的普通食品,市面上九成以上的产品都使用劣质阿胶,甚至根本不含阿胶。
据广东金康药房总经理郑浩涛介绍,目前含阿胶保健食品的生产必须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其产品里阿胶的含量多少是有规定的。但是普通食品里到底含有多少阿胶,却没有一个标准。“含99%叫含,含1%也叫含。这些产品的价格相差很大,比如阿胶枣,同样规格的有的才几元钱一包,有的则卖到几十元一包。”
据李飞透露,食品里面含不含阿胶,一些监管部门在抽查时主要是用蛋白质含量的多少来进行判定。“而蛋白质有很多种形式,里面添加的是阿胶还是别的东西,就很难讲了。”
记者在超市看到,一种“宫廷阿胶枣”每包只卖6.9元,不过在配料表上,阿胶被放在最后的位置。按照国家规定,配料的次序是按含量从高到低排列的,阿胶排最后,含量就最低,产品名字却写着“阿胶枣”。
(实习编辑:杨权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