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在舌尖-与日本孩子共进午餐有感
组照:输在舌尖——与日本孩子共进午餐有感 ~
摘要: 去年在论坛上热传的一组名为《输在起跑线上——与日本孩子共进午餐有感》的照片近日又在微博上走红。稿件中作者自称是一名中国教师。以下是作者的图说:不到日本,不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不和日本孩子一起吃饭,不知 ...
去日本1900年就普及了义务教育,和日本孩子吃了一餐午饭,我就看到了,我们的孩子输在哪里。我们在武石小学的饭堂里,看到的午餐是这样的,其实我原来在网上看过很多日本小学生午餐的文章,对比下来,这里的午餐算是比较简单的了。一碗蛋汤,一碗米饭,一点青菜,一点古老肉。
我们刚进来的时候,就看见一些孩子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口罩白帽子,拿着餐具拎着沉重的牛奶箱迎面而来。
她们的个头很小,一看就是低年级的小孩子。我急忙问翻译这是做什么呢,翻译告诉我,他们是帮厨的学生,每天都抽到一个班,不管大小学生,都要参加,主要负责帮助厨房做饭、准备餐具等工作。
日本的小朋友,已经做好在等我们了,没有人先开始吃饭,等到我们的学生都坐下来,他们才动了筷子。
我们和他们的学生被安排面对面的坐着,很快就熟悉起来了。
这是日本学生为我们准备的礼物,是他们画的画,做成小帽子放在桌子上。
我的对面有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她帮助我解开牛奶瓶上的绳子,好懂得礼仪呀。
她立刻将绳子和封盖分成两个杯装起来,还拿着杯向旁边的中国学生走去,帮助他们分开装。
我们的同学解开瓶子,就立刻有日本小朋友,接过取下来的绳子和瓶盖。
杯子里,垃圾就分离开了,为什么这么小的东西都要分开乘装呢?
原来,塑料的包装要放在左边的垃圾桶,右面的纸质封盖要在右面。这就是垃圾分类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才会在整个社会延续实施下去。
比什么比啊,从来就不是一个层次,中国应该和印度比,我读八十年代高中的时候,喉舌就告诉我们,要比就和印度比,要不然不公平。
看看日本小朋友吃饭的样子,很努力的吃,汤已经一滴不剩了,菜也快吃完了。
个人觉得,菜的味道非常一般,没有精心制作,但原料很天然,所以吃下去很舒服,尤其米饭很好吃。
这时候,我们的翻译用日语说了句什么,很多孩子高高举起了手。然后这些孩子,就跑到前面围成一个圈,猜拳,玩石头剪子布。最后一个一个被淘汰,剩下几个胜出学生。
他们欢天喜地的跑到箱子里拿了一支牛奶来喝。
原来,剩下没发完的牛奶,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分发的,好有趣呀。牛奶喝完,饭菜吃光光,几乎所有日本小朋友的午餐都是这个结果。
这个孩子刚才赢得了第二瓶牛奶,喝完后都倒着放在托盘里。这个微小的细节告诉我们,他们受过训练,瓶子喝完后,都要倒着放,这样不容易走路的时候倒下来,摔坏瓶子。
看到我们学生的剩饭和剩菜了吗?看见我们的瓶子立着被端着走了吗?这不能怪学生,我作为教师是很脸红的,因为我们的教育没有做到贯彻倒细节。
吃剩下的饭菜,要分别倒在桶里,餐具要排队放回原处的。
每个日本小朋友的桌子上,都有一个小小的牙缸,吃饭后,他们就立刻刷牙,饭堂里就有敞开式的水池,很方便。这样的卫生习惯,在学校里就养成,一生都会成坚持的。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吃完了,下面的场面,就是终生难忘的了。很多日本孩子开始自觉的擦桌子,干活了。
没有监工和指挥,各自找能干的活。
收碗的小女生。
拎桶的小女孩。
小女生抱着大号的饭桶
她还在尽心尽力的擦。
两个拿得好多呀。我相信,看着日本孩子欢天喜地的干活,中国的家长们会感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