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千拉面"."果燃掂"的中央厨房等曝光
味千拉面“骨汤门”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味千拉面在厦门的一家配料作坊被查处。蹊跷的是,这个小作坊使用的是“重庆味千餐饮文化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其法人代表与上市味千的法人代表均为潘慰。然而,这个小作坊真是自称卫生标准通过国家检验及认证的味千拉面的“加工中心”吗?此加工中心是假冒味千在进行生产,还是味千拉面的“严格卫生标准”谎言又一次现形?《每日经济新闻》派出两路记者奔赴厦门、重庆展开调查。
“中央厨房”藏身城中村
厦门市湖里区殿前位于厦门高崎机场周边地区,是厦门典型的城中村,相关数据显示该村的外来人口可能就有十几万。在这个偌大的村里,高高低低的各种建筑拥挤地聚集在一起,在一些小巷子,各种电线交织在头顶。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起落的飞机频繁地从矮矮的小楼顶上轰鸣而过,机体清晰可见。
连续两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村中约20位村民打听,但偌大的城中村里似乎没几个人知晓这家工厂。昨日,在知情人士的指引下,记者终于在傍晚找到这家工厂。
湖里区殿前一个隐蔽的巷子,一扇普通店铺的铁门。如果不是铁门前停着一辆冷链货车,谁能想得到这就是店面光鲜的味千拉面的后方配料配送加工厂?
加工厂的工人一箱箱地把冷冻肉制品等配料搬上冷链车。搬运的工人否认是要送往各家味千拉面馆,而称是要运回厂家。“我们都要失业了。”一名工人无奈地说。
工人王先生承认为味千配送材料,但不承认进行生产,在记者多次追问下才有一名工人承认在本月之前确实曾进行一些熟肉制品加工。记者要求进入加工厂查看,被一名工人挡住。而从门外往里看,工厂主要由两间仓库和一个加工车间组成。
根据相关规定,中央厨房的食品加工操作和贮存场所面积原则上不小于300平方米,并要求中央厨房必须设置与加工制作的食品品种相适应的检验室,但该加工厂被发现并未设置检验室。在湖里卫生监督所的检查中,这家加工厂的面积被认为偏小。
虽然相关部门的说法是暂停生产、整改。但知情人士透露,由于面积无法达标,该加工厂要在本地继续存在可能性不大。
加工厂一位工人印证了这一说法。他称,现在加工厂正将配料运回总部,不日工厂将停业。对于运回哪里的总部,有人说是上海,也有人说是东莞。
工人显得很警觉,几乎不愿意回答任何问题,埋头搬货。由于匆忙,货品几度掉到地上。几分钟过去,货车已经装满。几名工人尚未上车,负责人张先生就迅速拉上铁门,怎么敲也无人回应。
“果燃掂”的中央厨房被要求停业
有市民举报说,南京知名的甜品连锁店“果燃掂”,在位于马群的生产加工后场中央厨房无证,里面也有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在南京马群天马路6号的一处仓库里,几名工人正在加工芒果,里面苍蝇乱飞,而在核心加工区的一角,记者发现了一些白色的桶,有的只标注冻粉或Q粉的字样,没有其他标识。工人说桶里面装的是制作果冻需要的原料。
冻粉是一种食品添加剂,食用过多人体不易吸收。而现场工人添加这种添加剂全凭手感,对用量没有精细控制。
这个加工点在为谁生产食品呢?
工人们介绍,这里是南京一家知名甜品连锁店“果燃掂”的后场,加工各种甜品后配送到市区的各大门店。
加工点的卫生状况也引起执法部门关注。随后,栖霞区质监、卫生、药监等部门对这处加工点进行了突击检查。
在原料库,执法人员还发现不少过期的原材料。一种叫做麦芽糖的液体,生产日期是2009年,保质期一年,现在已经过期。另外一种没有中文标识,还有一种已经过期了两年。
工人们称,这些都是不用的,放在现场,只是因为还没来得及处理。质监执法人员表示,报废在原料和正在使用的混在一起,这是坚决禁止的。
执法人员表示,目前,这类集中制作成品或半成品并向各门店进行配送的场所,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叫做中央厨房。而根据国家对规范中央厨房的相关规定,这一块已经被划入餐饮行业,应当受到严格监管。
最终质监、药监、卫生等三家执法部门联合作出决定,要求加工点停业整顿。
据了解,目前在南京有11家果燃掂的门店,以前的甜品都是先在中央厨房做好半成品,然后到门店再加工,由于中央厨房被查处,从现在开始,所有果燃掂的产品都被要求在门店完成,这可能对销量和经销方式及产品品种产生一定影响。
(责任编辑:王健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