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到 误食毒蘑菇进入高发期

  气温回升、雨水充沛,在野外踏青时看到野生蘑菇可别乱采。3月11日,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今年第二号食品安全预警称,时下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广大市民应不采、不食、不买、不卖野生蘑菇,警惕误食毒蘑菇中毒。

  毒蘑菇又叫毒蕈,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约有100多种,其中含剧毒能对人致死的有10多种,常见毒性强的有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等。由于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难于区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毒蘑菇毒性非常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食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亢奋、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在东莞,每年都有数起误食毒蘑菇的事件,而在2014年,东莞长安、谢岗等镇就发生市民误食“白毒伞”身亡的事故。

  食药监局提醒,市民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要轻易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禁止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单位自采、加工、食用野生蘑菇,确保公众饮食消费安全。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刺激咽部,促使呕吐。催吐后,务必立刻到医院诊治。

(0)

相关推荐

  • 春季采蘑菇要当心 误食毒蘑菇进入高发期

    2015年3月12日,龙岗区疾控中心接到电话报告: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3名怀疑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病人,其中2名儿童病情危重.龙岗区疾控中心立即组织流调人员赶赴医院进行调查处置. 患者罗某某一家父子3 ...

  • 6月至8月为食品谣言高发期

    社科院发布新媒体蓝皮书 微博"国家队"异军突起 研究显示6月至8月为食品谣言高发期 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这 ...

  • 毒性高发期莫贪鲜 勿食"织纹螺"

    在织纹螺毒性高发期,消费者贪鲜食用织纹螺极易中毒.据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以来,我国共报道织纹螺中毒事件55起,中毒人数433人,其中48人死亡.织纹螺,俗称海蛳螺,主要产区在浙江.广东.福建沿海一 ...

  • 夏季野炊三招预防误食毒蘑菇

    不同的毒蘑菇含有多种类型的剧毒毒素,即使是微量摄入,也很危险.毒素主要损害肝脏.肾脏.心脏和大脑,比其他的食物中毒来势更为凶猛. 毒蘑菇的种类不同,中毒后的表现也有区别,大多数在食后1小时到2小时即可 ...

  • 春季过敏高发 吃点什么抗过敏?

    春季为什么是过敏的高发期? 从医学角度讲皮肤过敏主要是指当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如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化学制剂.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过敏性皮炎等皮肤过敏症状.但是从季节 ...

  • 推荐!春季多吃五大白色食物防病抗癌

    春季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但营养专家表示,只要吃对食物,合理饮食,就可以有效预防疾病.而白色食物有增强免疫力,抵抗流感以及抗癌降血压等功效.美国健康网站<每日健康>刊出了营养价值排名前五位的 ...

  • 春季食用生蒜和食醋预防传染病

    新闻背景:胃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北京市328家肠道门诊将从4月1日起开诊. "每年春季都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医生建议,应对春季肠道感染病,饮食上不妨记住"白加黑&q ...

  • 饮食添酸 怡养情志可养肝

    导语: 从中医的角度看,想要一整年的健健康康,那么首先要会养肝.肝脏是我们的重要解毒器官,如果肝脏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就会百病缠身.今天小编来教大家如何养肝护肝,捍卫我们的健康. 酸养肝,苦养心,甘养 ...

  • 又到了肠胃病高发季!该管管这张嘴了

    每年的七.八.九月份都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轻者上吐下泻,重者一病不治也不乏个案.虽说病从口入,但却不尽是饮食不洁所致,很多时候可能就是一时疏忽,便要经历一场生死的考验. 野蘑菇毒倒了医学博士 中医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