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包混沌好吃_混沌的做法大全_混沌的家常做法
唐代“烧尾宴”第十一道食点“生进二十四气馄饨(花形馅料各异凡二十四种)”,让人惊讶。一道点心,二十四中花色包法,按中国二十四节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用二十四种蔬菜,这在大千世界绝无仅有,难怪孙中山评价中国烹饪属世界之最。
原以为包二十四种馄饨有难度,一试身手,居然有模有样地包了二十四种不同造型的馄饨,引得家人啧啧称奇。于是我想,包二十四种造型的馄饨这么容易,唐代的庖厨真够大胆的,竟然糊弄中宗皇帝。但又一转念,真要一时搞齐二十四种蔬菜倒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荣升尚书令的韦巨源要动用多少行政资源劳烦一番。
烧尾宴“生进”二十四只馄饨,只是给皇帝看一看,还不一定吃呢。
馄饨在中国远古是一道比较有意思的点心,居然与哲学、神话沾边。馄饨最早有“浑沌”、“混沌”的叫法:混沌是一种无序状态,是宇宙未形成前的状态;浑沌是一种有序状态,浑沌是宇宙形成后的状态。我们再看《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庄子曰:“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下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故事大意为:南海的帝王叫“倏”shū,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倏和忽在浑沌的地方相会,浑沌对待他们很好。倏和忽想报答浑沌,见大家都有眼耳口鼻,用来看听吃闻,浑沌没有七窍,就为他凿七窍。每天凿一窍,七天后,七窍出,而浑沌则死了。
古人把不透气的饺子、馄饨、包子一概叫做“浑沌”,随着时间的推移,馄饨和饺子与包子分离出来了,被远古人唤作汤饼。到了隋唐,馄饨与饺子彻底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但馄饨的知名度要在饺子之上,原因是馄饨包法变化多,花样各异,且烧煮时间比饺子快,唐代讲究工作效率,追崇烹饪速度。南宋迁都临安,馄饨便彻底在南方安家落户。从此,北方以粗旷豪放的饺子,南方以细腻多姿的馄饨,遥相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