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吃饭小心变白痴!

  如果吃东西时狼吞虎咽,吃的速度快过了饱食信号的传递速度,明明吃的食物分量已经够了,大脑却还没有接到信号,这样就会继续不停地吃,食物过度地摄取。

  面对美味佳肴,人们难免有大吃一顿的冲动,有人甚至因此不到吃撑决不放筷子。

  但是日本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饱食的人大脑更容易早衰。据称长期饱食会使人体内热量摄入过多,脂肪过剩,血脂增高,引起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增加,导致脑动脉的粥样硬化,使供给大脑的氧和营养物质减少,造成人的记忆力下降,大脑早衰和智力迟钝。

  那么,人的饥饱感觉从何而来,长期饱食还有哪些别的危害,我们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饮食方式才最合理呢?记者为此走访了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的刘燕萍主治医师。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中存在所谓饥饿中枢和饱食中枢,它们和大脑皮质一起,通过胃肠道的反应对人的食量进行着有效控制。

  当血糖下降,胃排空后,大脑皮质收到饥饿信号,大脑皮质的神经中枢就会向位于下丘脑的饥饿中枢发出进食的指令,而向饱食中枢发出抑制的指令,这样人就开始有意识地进食。而当人吃进了一定量的食物,胃肠道感觉到膨胀,就会把饱食的信号通过反射的方式发送回去,大脑皮质就会分别向饥饿中枢和饱食中枢发出“吃饱了”的指令,从而停止进食。

  曾经有研究人员做过相关的动物实验,他们发现,将动物大脑中的饱食中枢破坏后,动物就进食不止,进食量明显增多,体重也明显增加,当能量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时才会停止。反之,将其饥饿中枢破坏,动物则不思饮食,长期拒食,并因衰竭而死。

  不过饮食量的多少也和人的饮食习惯有关,有的人总是贪吃、多吃并不总是因为饥饿,而是一种长期养成的习惯。

  人在就餐时,如果吃得过快或时间过长,都可能造成过度饮食。面对喜爱的食物难以控制食欲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人们聚餐或一边吃饭一边想别的事情时,往往会花很长的时间,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更长,这样不停地吃,而且因为注意力常集中在聊天或想别的事情上去了,所以对饱腹感觉反应相对迟钝,造成进食量过大,吃得过饱。

  另外,如果吃东西时狼吞虎咽,吃的速度快过了饱食信号的传递速度,明明吃的食物分量已经够了,大脑却还没有接到信号,这样就会继续不停地吃,食物过度地摄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有这种体会,明明并不感到饥饿,但因为有美味摆在面前,仍然忍不住要想吃一点,这也容易使人吃得过多。

  食物量大并不意味着营养摄入就多,长期饱食可能引起人体一系列反应,带来种种疾病。

  刘燕萍指出,人吃饱了并不一定意味着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就够了,比如吃一餐营养不均衡的饮食,食物体积很大,脂肪很多,但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的摄入量可能还不够,这也可称作一种饥饿,叫隐性饥饿。

  吃得过饱所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胃肠道负担加重,如果胃总是处于一种饱胀状态,胃的容量就会过大,消化吸收功能就会下降,易造成消化不良。而大量摄入的脂肪、蛋白质不能有效地利用,就会大量贮存起来,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

  有研究还认为,人体摄入的能量越多,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活性氧(自由基)就越多,人老化的程度也就越快。而少吃点可以减少活性氧的产生,使细胞免受其害,从而延缓衰老。

  另外,因为现代人普遍爱吃肉食、精制谷类等呈酸性食物,如果过量摄入,会造成人体内环境的酸性化,形成酸性体质,为各种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每天吃多少饭也有科学标准,但要结合不同人的具体情况。

  刘燕萍指出,以一个1.70米的中青年男子而言,体重正常,体力劳动也不是很重,那么他一天能量需要大概是在2200千卡左右,其中粮食应占到50%左右,数量大约为300到350克左右,肉类应为150克,包括所有的肉,外加一个蛋和250毫升奶,还应有适量的豆制品,其他如香菇、木耳、海带、紫菜、虾皮等则要经常吃到。

  至于油脂(包括油和植物的种子),建议不吃油炸的东西,而且吃油总量不超过30克/天,即3羹。

  关于蔬菜和水果,从分量上看应该是最多的,要达到750克到1000克。

  另外,像零食、甜点、酒之类的应该适可而止,如果体力劳动稍重,那么这些东西也可适量增加。

  从年龄上看,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的食量肯定还要比这个高,因为他们既要长身体,活动量也比成年男人大,老年人则要适当减少。

  当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饮食量也会有所不同,主要还是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定。

(实习编辑:张曼)

(0)

相关推荐

  • 吃肉狂注意啦 小心变白痴!

    英国Southampton大学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对30岁后的女性和男性在10岁也就是智商完全成熟时的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其中有4.5%的人习惯进食蔬菜类食品,而有123名实验对象喜爱进食如鱼肉.鸡肉等的 ...

  • 吃多4种食物小心"变"男人

    糖:2007年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研究激素对小鼠糖的作用时发现,果糖和葡萄糖的过度消耗能够关闭控制激素水平的基因.日常餐桌上的糖分.汽水.含糖饮料等食物中这类物质的含量都较高,因此摄入时最好仔细阅读营养标 ...

  • 长期饱食容易变白痴

    面对美味佳肴,人们难免有大吃一顿的冲动,有人甚至因此不到吃撑决不放筷子. 但是日本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饱食的人大脑更容易早衰.据称长期饱食会使人体内热量摄入过多,脂肪过剩,血脂增高,引起一种 ...

  • 吃水果不当小心变胖

    我们很多人认为,吃水果有利于健康,因此千方百计多吃些水果:包里总带着苹果,桌子上也摆放着葡萄和香蕉,还尽量坚持吃水果沙拉.可是,有些人因为吃水果太多,结果误以为正确的饮食引发了一些健康问题,如肥胖和蛀 ...

  • 双节将至吃饭小心酒肉伤身 教你吃喝小窍门

    大小节日接踵而至,请客吃饭应酬绝对少不了.在开心派对中大快朵颐.开怀痛饮,很容易乐极生悲,因暴饮暴食引发各种肠胃病,伤身又伤心. 一餐火锅,吃出急性胃炎 吃火锅是一种幸福,边涮边吃,热气腾腾,好不惬意 ...

  • 男性贪吃贪喝小心变植物

    据医药与保健消息:当小吴发现自己的下肢无法动弹时,他和家里人都吓得不轻. 昨天,小吴的铁哥儿们结婚,请他做伴郎.举行婚礼前,准新郎就交待小吴:自己没什么酒量,请小吴帮忙挡酒,实在不行,就代他喝,以免新 ...

  • 冬季吃饭小心吃下隐形的脂肪

    人们一般都知道,吃肥肉过多会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和脂肪而不利健康.但多数情况下,人们只能辨别有形的肥肉,会注意控制食用量.可是对很多隐形的肥肉却不了解,因而可能无意中摄入很多隐形的动物脂肪. 一些餐馆中, ...

  • 太晚吃饭容易肥胖中风失眠得胃癌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晚饭吃得太晚可能损害记忆,此前也有研究表明,吃饭太晚将增加胃癌风险.而快节奏的高压生活,将国人的晚餐时间一拖再拖.本报调查发现,近一半人晚饭时间有点 ...

  • 吃饭太晚易致肥胖还易致癌

    半数人7点后吃晚饭 "出门前一句'今天我一定早回家,你等我吃饭',没想到她真等到现在,这就是妈".这是朱小姐几天前的一条微信,时间显示的是23:40.经常加班的她,多少年来,几乎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