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主义者更容易患抑郁症

  近日,澳大利亚一项研究发现,虽然素食者比肉食者身体健康,但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与肉食者相比,素食者喝酒抽烟更少,身体活动更多,但是更可能罹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素食者对未来更不乐观,28%的素食者更容易发生恐慌症和焦虑症。素食者抑郁症发病率也比普通人群高出18%。

  素食主义者的常见饮食误区

  误区一:油(油食品)脂、糖、盐过量

  由于素食较为清淡,有些人会添加大量的油脂、糖、盐和其他调味品(调味品食品)来烹调。殊不知,这些做法会带来过多的能量(能量食品),精制糖和动物脂肪一样容易升高血脂,并诱发脂肪肝,而钠盐会升高血压(血压食品)。很多人还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植物油和动物油含有同样多的能量,食用过多一样可引起肥胖。

  误区二:吃过多水果(水果食品)并未相应减少主食

  很多素食爱好者每天三餐之外,还要吃不少水果,但依然没有给他们带来苗条。这是因为水果中含有8%以上的糖分,能量不可忽视。如果吃半斤以上的水果,就应当相应减少正餐或主食的数量,以达到一天当中的能量平衡。除了水果之外,每日额外饮奶或喝酸奶的时候,也要注意同样的问题。

  误区三:蔬菜(蔬菜食品)生吃才有健康价值

  一些素食者热衷于以凉拌或沙拉的形式生吃蔬菜,认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实际上,蔬菜中的很多营养成分需要添加油脂才能很好地吸收,如维生素(维生素食品)K、胡萝卜素、番茄红素都属于烹调后更易吸收的营养物质。同时还要注意,沙拉酱的脂肪含量高达60%以上,用它进行凉拌,并不比放油脂烹调热量更低。

  误区四:只认几种“减肥(减肥食品)蔬菜”

  蔬菜不仅要为素食者供应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要在铁(铁食品)、钙(钙食品)、叶酸(叶酸食品)、维生素B2等方面有所贡献。所以,应尽量选择绿叶蔬菜,如芥蓝、绿菜花、苋菜、菠菜、小油菜、茼蒿菜等。为了增加蛋白质(蛋白质食品)的供应,菇类蔬菜和鲜豆类蔬菜都是上佳选择,如各种蘑菇、毛豆、鲜豌豆等。如果只喜欢黄瓜、番茄、冬瓜、苦瓜等少数几种所谓的“减肥蔬菜”,就很难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误区五:该补充复合营养素时没有补

  在一些发达国家,食物中普遍进行了营养强化,专门为素食者配置的营养食品品种繁多,素食者罹患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风险较小。然而在中国,食品工业为素食者考虑很少,营养强化不普遍,因此素食者最好适量补充复合营养素,特别是含铁、锌、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的配方,以预防可能发生的营养缺乏问题。

(0)

相关推荐

  • 吃巧克力增加患抑郁症几率

    据国外媒体4月28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吃巧克力多少与患抑郁症几率大小存在一定联系,那些有抑郁症状的人吃巧克力的数量是那些没有抑郁症状的人的两倍. 在一项针对931名男女的研究中,具有一些抑郁症状 ...

  • 食物存冰箱更易患胃癌

    食物存冰箱更易患胃癌 中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40万人.死亡人数达30万人,而且胃癌已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由上世纪70年代的1.7%升至当前的3.3%. 食物存冰箱更易患胃癌 在冰箱普及 ...

  • 研究显示常吃加工肉更易患癌

    据瑞典癌症基金会最新研究显示,常食用加工肉产品可能导致患胰腺癌几率上升.与不吃加工肉的人群相比,每天吃50克加工肉,例如一根香肠,患胰腺癌的几率将上升19%.先前研究也显示,食用过多牛肉.羊肉.猪肉等 ...

  • 长期食素更易患脑梗

    家住南京市栖霞区的景大妈今年年近六十了,三年前她一直处于持续发福的状态,由于自己身边的几个好友都是因为太胖和喜欢吃大鱼大肉,先后被脑梗"击中",所以自己近三年来一直只吃素食,体重也 ...

  • 爱吃红肉的人更容易患肠癌

    近年来,肠癌在我国癌谱中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城市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农村,体力劳动少的人群发病率又高于体力劳动多的人群.病者大多是中年以上的男子,但近年来大肠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青年甚至少年患 ...

  • 每餐前饮用两杯水有效助减肥

    美国研究人员报告一项临床试验结果时称,他们发现在为期12周的热量摄入控制的减肥过程中,每餐之前饮用两杯水的参与者比那些没有饮水的减肥者,平均多减掉5磅的重量. 美国弗吉尼亚州布莱克斯堡的弗吉尼亚理工大 ...

  • 5种让你拥有好心情的食物

    5种让你拥有好心情的食物

  • 5种让你即刻神采奕奕的美食

    我们都知道:只要吃上一品脱哈根达斯就有助于舒缓情绪.确实如此,食物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但如果过量食用没有营养价值的冰激凌或甜食,会给身体造成很多负担,适量的摄入才会使你看起来神采奕奕. 1.免煮谷类食 ...

  • 多吃番茄心情好 能防抑郁症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中国与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周吃几次番茄,就能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让心情更舒畅. 由天津医科大学牛凯军博士领导的中日联合科研团队分析了近千名70岁以上的日本老人的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