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正确食用海鲜的方法

  食前处理:

  海鱼

  吃前一定要洗净,去净鳞、腮及内脏,无鳞鱼可用刀刮去表皮上的污腻部分,因为这些部位往往是海鱼中污染成分的聚集地。

  贝类

  煮食前,应用清水将外壳洗擦干净,并浸养在清水中7-8小时,这样,贝类体内的泥、沙及其他脏东西就会吐出来。

  

  清洗并挑去虾线等脏物,或用盐渍法,即用饱和盐水浸泡数小时后晾晒,食前用清水浸泡清洗后烹制。

  鲜海蜇

  新鲜的海蜇含水多,皮体较厚,还含有毒素,需用食盐加明矾盐渍3次,使鲜海蜇脱水3次,才能让毒素随水排尽。经以上处理后可食用。

  或者清洗干净,用醋浸15分钟,然后热水焯(100℃沸水中焯数分钟)。

  干货

  海鲜产品在干制的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致癌物,食用虾米、虾皮、鱼干前最好用水煮15-20分钟再捞出烹调食用,将汤倒掉不喝。

  特别提醒:吃海鲜2小时再吃水果 吃海鲜时应搭配些什么。

  最佳做法:

  高温加热

  细菌大都很怕加热,所以烹制海鲜,一般用急火馏炒几分钟即可安全,螃蟹、贝类等有硬壳的,则必须加热彻底,一般需煮、蒸30分钟才可食(加热温度至少100℃)。

  与、醋、蒜同食

  海产品性味寒凉,姜性热,与海产品同食可中和寒性,以防身体不适。而生蒜、食醋本身有着很好的杀菌作用,对于海产品中的一些残留的有害细菌也起到了一定杀除作用。

  酥制

  将鱼做成酥鱼后,鱼骨、鱼刺就变得酥软可口,连骨带肉一起吃,不仅味道鲜美,还可提供多种必需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及矿物质等,特别是鱼骨中的钙是其他食品所不能及的。

  不当制法:

  生吃

  生鲜海产中往往含有细菌和毒素,生吃易造成食物中毒,而且海鱼中含有较多的组氨酸,鲜食还极易导致过敏。

  熏烤

  熏烤的温度往往达不到海鲜杀菌的要求,而且只是将表面的细菌杀死,中心部分还是存在虫卵。

  涮食

  为求材料鲜嫩,火锅涮食时间极短,而半生不熟的海产品中,寄生的虫卵不能被杀死,食用后被感染的几率高。

(0)

相关推荐

  • 掌握正确食用海鲜的方法

    海产品虽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是不宜多吃.受海洋污染的影响,海产品内往往含有毒素和有害物质,过量食用易导致脾胃受损,引发胃肠道疾病.若食用方法不当,重者还会发生食物中毒. 所以,食用海产品要注意适量 ...

  • 正确食用海鲜方法

    海产品虽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是不宜多吃. 受海洋污染的影响,海产品内往往含有毒素和有害物质,过量食用易导致脾胃受损,引发胃肠道疾病.若食用方法不当,重者还会发生食物中毒. 所以,食用海产品要注意适 ...

  • 饮食误区 正确食用鸡肉的方法

    对于鸡肉的食用,我们常常存在着不同的误解,以下几种则是最为常见的.真相:这样做不仅会破坏鸡肉的美味.,同时,在鸡皮和鸡肉之间有一层薄膜,在保持肉质水分的同时也防止脂肪的外溢.烹制好的鸡肉,如果一旦鸡骨 ...

  • 教你4种正确食用阿胶的方法

    阿胶味甘.性平,功能为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现代研究证实,阿胶多由骨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组成,含总氮量约16%,主要为蛋白质.水解生成的氨基酸有赖氨酸10%.精氨酸7%.组氨酸2%等,钙的含量为0.07 ...

  • 教您正确食用荔枝的方法

    另外,用荔枝壳煎水喝,能解荔枝热.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一般不要超过300克,儿童一次不要超过5枚.不要空腹吃荔枝,最好是在饭后半小时再食用.因进食荔枝而引起低血糖者,要适量补充糖水,症状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 ...

  • 食用麦片关键是煮法 麦片的正确食用方法

    目前,市场上卖的麦片大多数都是速溶的,食用起来十分方便快捷,然而它在加工中经过了高温熟化过程,因此麦片的维生素含量有所减少. 食用麦片关键是煮法 麦片的正确食用方法 速溶麦片根据主要原料的不同,可分为 ...

  • 夏季食用海鲜宜注意饮食卫生

    食用受副溶血性孤菌感染的海产品,一般在食后12小时左右发生中毒现象.典型症状是:上腹部或脐周呈阵发性腹绞痛.腹泻,先出现水样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同时,还伴有恶心. 呕吐,体温在38℃~39℃,个别患者 ...

  • 食用海鲜须注意健康隐患

    所谓海鲜,顾名思义就是供食用的新鲜的海生动物.海鲜食品一向是受人们欢迎的食物,其丰富的蛋白质.低胆固醇.各种微量元素,与肉类相比对人的营养和健康更为优越.更有许多海鲜食品,包括生蚝.龙虾.海胆.海参. ...

  • 如何正确食用及保存蜂产品让营养事倍功半

    如何正确食用及保存蜂产品让营养事倍功半 可人疼的小蜜蜂童鞋辛勤的工作除了得养活他们的蜂后之外还得满足咱们这些爱喝蜂蜜吃蜂产品的人的胃口,多老不容易啊!写这篇文章之前,俺替和俺一样爱吃蜂产品的人像蜂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