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店:钟鼓楼下的咖啡梦呓
我愉悦于生命中点滴的惊喜,相信生活的真谛在于琐碎之中的突然领悟,阳光灿烂的时节我可以像孩子般沐浴其中,却也懂得欣赏月的迷惑和淡定。
我泡吧,只要这样或者那样的吧能与我追寻的某个亮点契合,就能使我停留下来在酒吧中放松或者寻找什么,吧能给我享受和思考,却尚未使我沉溺。
或者更确切的说,我在经过一间间酒吧,感受一种种形态,期待一次次新的冲击……
在北京钟楼和鼓楼脚下的咖啡
北京当然还是有风,可今天已完全可以穿短袖了。黄昏时仍未见凉意,来到钟鼓楼熟悉的吧店,来不及多想什么,静悄悄的一个人坐在露天的平台上。
清咖啡,柠檬水,偶尔成群飞过的鸽群,古老得有些凝重的钟鼓楼,而我只是置身其中淡得闻不到香味的女子——可异常的和谐。
酒吧有个悠长悠长的名字——“在北京钟楼和鼓楼脚下的咖啡”,光是这个名字,就把人一下子拉回到遥远的元初时期,那时每晚7点整,钟鼓楼上就会响起急促的鼓点以及祥和的钟声,直到天亮为止。
此时这座肃穆、优雅的城楼已经不再担任为老百姓报时的任务了,它安静地伫立在这座古老的皇城中,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和历史象征,悄无声息的在周围绵延着它独特而古朴的气质。
酒吧几乎完美的继承了这种气质——在钟楼和鼓楼之间稍微偏西的宅子中,石墙长窗的背后,有一个自成一派的院落与钟鼓楼相互呼应,映衬成一道和谐的风景。
这样的酒吧,既适合独处又适合小聚。渴望独处时,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带一本心爱的书,沿着窄窄陡陡的木制楼梯爬到酒吧二楼的露天阳台上,坐在带着条纹绵布座垫的藤椅上,倚着类似皇城建筑的青砖墙,点一杯手工制作的咖啡,摊开书卷,立刻便能沉溺到最自我的世界中。
酒吧白天是没有音乐的,安静得如同自家的阳台,然而这么大的阳台,树荫掩盖下的读书时光,哪里再找呢?
我偏爱阳台靠西侧部分的一张竹制躺椅,睡下去还能前后微微摇晃的那种。看书到倦意袭来之时,在这里可以安安稳稳的小憩一会,任阳光和清风抚摸脸庞。
霓虹初上之时,酒吧开始显现出它现代而柔媚的一面,此时的它,更适合与恋人或好友小聚。楼下木窗木门掩映下的盏盏暗红灯光一一燃亮,轻柔的音乐随之弥漫开来,同样暗红的布制沙发和老炕样式的大卧榻任人尽情慵懒。里屋的墙上贴了不少吧客们来聚会时拍下的照片,显示着这里偶有的热闹和放肆。
使人心仪的还有酒吧入门处墙上的留言板,上面贴满了各式各样留言条和小图片——“天天,你今天没有来,我把书放在JACK那里了,记得拿啊! AIDEN”,“今晚的月亮特别好,希望明天来的你也能看到这么好的月亮”,“谁有村上的新书,能借我看看吗?”……似这般随口的一句祝福或是一声问候,都能引发心中淡淡的温暖。
酒吧服务生是一些穿纯黑棉质T恤和牛仔裤的年轻男孩。他们都不大和顾客说话,只在你需要时出现在你的视野中。这些小小细节,更能长留住那些绝对注意自我空间的吧客。
那么趁这月光,选定一张沙发,和朋友舒舒服服陷下去,欣赏音乐或者窃窃私语,偶发的低笑也许会引来远处沙发上一束轻浅的目光,也许,只是悄悄沉入这静静的夜色中,似乎一切都未曾发生。
地址:东城区钟楼湾胡同41号
(实习编辑:朱燕梅)